Dec 10

突然想到这个方面的内容,想记几句。
好心本来是很好的事,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爱心缺失的时代。然而正因为爱心的经常缺失,所以有谁有一颗好心反而为人所不容,常被人认为是另有目的。这也难怪,大家的逻辑是,哪有这么好的事,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之类,非要给你的好心弄出个什么私心出来不可,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其实,好心就是好心,他关心你,就是关心,没有功利,完全出于自然,是一个善良之心或者尊敬之心的自然表达而已。
例如,你有两样东西,自己只要用一样,另一样放在那浪费,正好有个身边的朋友没有,你说拿过去用吧,他很可能是不敢收你的哟,这种情况大多是他心里在说,凭什么送东西给我啊,是不是要我办什么事吧。对充满爱心人来说,这种事很普通,而另一方,可能是生活在一个缺少爱心或者功利的环境,所以才对本来很小的一个关爱也理解为特别的情况。
这样的事太多,例如,你要是能优惠拿到一辆车,或者一套房,但是你现在用不着,而且经济也不宽裕,而你有邻居又为这事在你面前烦恼了N次了,所以你一碰到这样的机会就自然想到了这个朋友(当然不是所以的都会如此帮人想的),而你把这个机会让给朋友还是以牺牲你下次不能享受优惠为代价的,可是当你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时,他十有八九首先就会问,你自己为什么不要?心里在嘀咕,好事还会让给别人啊,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你的爱心受挫折,不敢下次再做这样的事了,而另一方却往往失去了好机会。
话说回来,接受别人的爱心,来者不拒,但是把这种关心当做习惯,当做理所当然,甚至无任何感谢感动的情怀,也是不行的,这种情况社会上多了,例如有人资助学生上学,后来没能力了,受资助的反而去责问人家。还有的受了救助却不想去给为救他而身陷绝境的英雄伸任何援手。
当然,有时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不想承认或者不愿接受是另有原因的,如出于自尊,不想接受或者承认,社会上这种情况很多。身边小事也多。例如你按揭一套房,压力很大,房子也大用不上那么多,看着朋友在外租房,你说请他一起住,分担点水电费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你的好心当然还是有点点私心,但是不是害别人,而是一种双赢,但是朋友经常的情况是他不同意,他觉得大家都是一个人,他住你的房子他心里不服气,不痛快,宁愿另外多花钱。哎,这又何必呢,你只有感叹了。
不知道朋友你遇到这种情况没有?

Nov 16
海南岛第七届欢乐节掠影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Nov 9
年底征兵在即,入伍又成为热血青年的的热门话题。笔者兴致所至,想到一个思考很久的话题,也许说的不合时宜,但是觉得说出来也许对一些青年有些参考意义。
入伍当军官曾经是许多大学生的追求,站在为国做奉献的立场上讲,这是非常可敬的行为,可歌可泣,但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上讲,有些数据上的比较不能不引人注意。目前考公务员也是热门,那么笔者综合个人了解的情况,对两个同时毕业分别到部队与政府机关的本科生和同时毕业分别到军队和政府机关的大专生做个比较。
一般来说,大学生本科入伍或者军校本科毕业,授予副连职中尉军衔。以副连为起点,按照正常的晋职途径,从副连到正营一般要经过:副连→正连→副营→正营,三次晋职按照正规的程序,一般要三年晋一次,需要9年,如果有的地方要安排一年见习期,那就是10年。
如果是大专入伍,只能授予正排少尉军衔,到正营要多经过从正排到副连的时间,大约两年,不安排见习期要11年时间。
如果是一名本科生大学毕业考入公务员,正常路子是这样的:见习干部(一年)→科员(三年)→副科(三年)→正科。从毕业到正科需要7年时间。
如果是大专毕业考入公务员,要增加一个办事员阶段,也算三年,那么从毕业到正科一般要10年。但是目前大一点的机关,基本上大专不安排办事员阶段,都以科员为起点。

说明一下:这样比较是基于这样一个相当:副营相当副科,正营相当正科。在这种相当情况比较的结果是,同时毕业的本科生从毕业干到正科级别部队要比地方多花2~3年,大专的话要多花1~5年。

但是差别远不止如此。众所周知,军队干部基本都要面临转业的,按照现在的政策,一般有领导职务的都要降一个级别安排工作。如果干到副营转业,那么到地方只能安排副科级别。当然个别的单位可能能够平职安排,但极少。这样看来,到部队的大学生要想恢复到正科还得多花几年时间。




不知大家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欢迎参与讨论。
Nov 6
对做过文学梦的青年来说,文学是心灵深处不可忘记的痛,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曾经也做过这样的梦,也曾有过这样永久的痛,这样深刻的记忆。
应该说,我本人是没有什么文学天赋的,我仅仅只是爱好。同时,还因为有鼓舞,这种鼓舞有幼小心灵无意中得到的激励,也有在某些方面的相对优秀而得到的表扬。
我能记起的关于写作的往事,最早应该是小学时父亲给我买作文选。我至今清楚的记记得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父亲来到小学教室,从后门进来找到我,给我两本作文选,当时的我非常的兴奋。那时的小学校还是平房,我大约是是上三年级吧,坐这教室的较后位置,用的是本头做的双人桌,没有油漆。但是感觉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心情是那样的快乐。对作文的爱好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培养的吧。
Nov 4
基本的文体标识不能忽视
  ——与**报星期特刊编者和读者商榷

**报星期特刊创刊以来,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极强的可读性和报道的深度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这是有目共睹的。笔者也是星期刊的热心读者,在经常品味星期刊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这样的现象:星期刊所有带副标题的通讯,副标题前面均没有“——”,看上去像消息的标题。举例来说,时间靠前一点的,如今年1月25日的星期刊头版《静海“绢爆”》、《黄河作证》两篇通讯的副题,时间近一点的如3月8日星期刊第四版《无声的蘑菇云》的副题。而2月1日的头版就更有意思:其头条《春融新兵连》没有用“——”,而第二条《春光无限好》的副题却又用了。
分页: 90/95 第一页 上页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