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琐事
May
26
初饮冷泡茶
在朋友处晚饭后,一起到海边散步看夕阳海景。
天色将晚正欲回去,无意间见一群姑娘在沙滩围在一起席地而坐。走近一看,原来是他们在席子上一字排摆了一套茶具,看来她们是要这里品茶了。
我们随口说了一句,我们也要喝茶,本来是句玩笑话,谁知姑娘们很乐意,盛请邀请我们坐下,一同品茶。
姑娘们的茶道吸引了几名外国游客驻足观看。我们边聊边观察,渐渐看出这茶和平时的功夫茶有所不同:不用会水泡茶。一问才知这叫冷泡茶,只需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即可泡制,茶叶来自台湾。除去用开水冲泡的环节不同外,其他程序和平时所用热茶的茶道大致相同。
一会,茶泡好,小妹用灵巧的手一一向我们奉茶,闻之,清香扑鼻,饮之,清甜凉爽,好似凉饮,却又保持有茶的韵味。小饮几口,两颊生香,沁人心脾。原来,凉泡茶也如此美味!更妙的是,不仅茶美,这群热心茶道的姑娘们也和这茶一样可人呵。
回家,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冷泡茶的介绍,原来有不少好处:一是留茶叶中的「儿茶素」、「茶多酚」等物质,有效促进肠胃蠕动清除宿便,对于瘦身及防癌有非常的功效。二是茶叶冷泡后可减少茶丹宁酸释出,饮用时可减少苦涩味,增加茶的口感。三是冷泡的茶叶因人体体温较茶汤高,带着香味分子的酮类会在茶汤到达口腔后才逐渐挥发起来更香味更浓盈满整个口腔,喉韵也更浓重。冷泡可降低茶汤咖啡因含量,可减缓对胃的刺激,因此敏感体质或胃弱者均适合饮用。四是茶叶在常温及低温中,内含物质会以十分缓慢的速度释出,带甜味的氨基酸分子会先溶出,其他有益成分像是儿茶素跟茶多酚,冷泡茶一样也不缺。而冷水中,比较不易释出苦涩来源的茶碱,咖啡因含量据研究是热泡的四分之三以下,所以较不伤胃,也较不影响睡眠。据说降血压以及尿酸还特别有效。
今天真不虚此行!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7223.htm
(140525晚)





在朋友处晚饭后,一起到海边散步看夕阳海景。
天色将晚正欲回去,无意间见一群姑娘在沙滩围在一起席地而坐。走近一看,原来是他们在席子上一字排摆了一套茶具,看来她们是要这里品茶了。
我们随口说了一句,我们也要喝茶,本来是句玩笑话,谁知姑娘们很乐意,盛请邀请我们坐下,一同品茶。
姑娘们的茶道吸引了几名外国游客驻足观看。我们边聊边观察,渐渐看出这茶和平时的功夫茶有所不同:不用会水泡茶。一问才知这叫冷泡茶,只需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即可泡制,茶叶来自台湾。除去用开水冲泡的环节不同外,其他程序和平时所用热茶的茶道大致相同。
一会,茶泡好,小妹用灵巧的手一一向我们奉茶,闻之,清香扑鼻,饮之,清甜凉爽,好似凉饮,却又保持有茶的韵味。小饮几口,两颊生香,沁人心脾。原来,凉泡茶也如此美味!更妙的是,不仅茶美,这群热心茶道的姑娘们也和这茶一样可人呵。
回家,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冷泡茶的介绍,原来有不少好处:一是留茶叶中的「儿茶素」、「茶多酚」等物质,有效促进肠胃蠕动清除宿便,对于瘦身及防癌有非常的功效。二是茶叶冷泡后可减少茶丹宁酸释出,饮用时可减少苦涩味,增加茶的口感。三是冷泡的茶叶因人体体温较茶汤高,带着香味分子的酮类会在茶汤到达口腔后才逐渐挥发起来更香味更浓盈满整个口腔,喉韵也更浓重。冷泡可降低茶汤咖啡因含量,可减缓对胃的刺激,因此敏感体质或胃弱者均适合饮用。四是茶叶在常温及低温中,内含物质会以十分缓慢的速度释出,带甜味的氨基酸分子会先溶出,其他有益成分像是儿茶素跟茶多酚,冷泡茶一样也不缺。而冷水中,比较不易释出苦涩来源的茶碱,咖啡因含量据研究是热泡的四分之三以下,所以较不伤胃,也较不影响睡眠。据说降血压以及尿酸还特别有效。
今天真不虚此行!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7223.htm
(140525晚)





May
8
情感一过,文不能出。再酝酿亦难矣!
行孝敬长不容等 孝敬之行不可攒
------2013年清明偶感
又是清明。
昨晚突降阵雨,今晨却又阳光明媚。独坐桌前,闻窗外鞭炮声声。
不意间离开故乡已经近十五年。十年树木呵,十年间不知能够发生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十五年竟然似乎感觉是一瞬,除了容颜成熟外似别无收获,心灵仍然毫无归宿般在天空飘荡。不禁陡生伤感。
容颜衰老也罢,一事无成也罢,唯一真正震憾人心的就是亲友老去的消息。岁月无痕,岁月也无情。壮年人不觉年华虚度,然而年老体弱者已经不起岁月的风吹雨打,时间对他们来说是更加现实而残酷的。
感谢上苍的眷顾,我的双亲仍然健康平安。在同龄的朋友那,双亲不全的已数目不少了。对于儿女来说,最最伤神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亲虽健在,但我心甚感惭愧。尽养且不够,遑论尽孝道!
我也对故乡的亲友抱有深深的愧疚。虽然时常想回故乡,也偶尔梦回故乡,但十几年来,心思在工作上多,在亲友身上少;时间在外多,在家陪亲友少,以至亲友故去的消息传来,令我唏嘘愧疚不已:自己欠他们的情太多了。
大学毕业之后,在家乡人那看是有出息了,虽然他们不图从我这里获得什么帮助,但我应该对有几十年感情的故地故人表示我的敬意!过去的十来年忙忙碌碌,不觉时间飞快,也似感觉不到亲友在衰老。
但是,当我觉察过来,意识到应该多回去看看时,我已经铸成大错了:很多的长者逝去了,我永远没有向他们当面表达我敬意的机会了。大姨父、小学校长、外婆、叔伯祖母、姑祖父、邻居大伯、邻居外婆、叔伯大姨父……一串的名字犹如针刺在心,犹芒在背,令我时常悔恨内疚。
其实,我多么希望能够多回去和他们一起聊聊家常、听他们说些“老班子”的故事,讲一讲乡野传奇和神仙鬼怪;我也多么希望他们能够品尝一下从外地带来的特产,听我说说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看看我在外游历的照片;我也更希望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尽一份力,在节日里和他们各家办喜事的日子里能够道一声喜,.送上一份心意,在他们年老体衰的时候能够尽一份关爱或孝道……
在孝的问题上,我觉得首先要有孝心,同时我是很主张尽量创造好的条件来尽孝的,很反感那些“攒”条件的做法。和尽孝道不能等人一样,所有这样的关爱都禁不起太多的等待,需要我们及早去做,无论什么条件都要尽力去做,有什么条件就做到能做的程度,而不是去等,去“攒”。
其实尽孝敬长需要的条件不多,有真情实意的孝心爱心就够,如果非要等到你觉得所谓条件够了的时候,很可能为时已晚,即使双亲和其他长辈都健在,但已老得游不能游,吃又吃不了多少,你每天吃山珍海味、开得起飞机又有何用?
在敬业与行孝敬长之道二者关系的把握上,我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做法。像忠与孝的问题,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为国家工作即尽忠,为父母尽心即尽孝,古有忠孝难以两全之说,受传统思想影响,我的家庭都比较倾向于把心灵砝码向工作倾斜。但是有没有更合理的办法呢?
当兵那阵,曾听一位首长说过,要保证官兵探家看望父母的时间,在组织利益高于一切的舆论环境中,这位首长的言语犹如甘霖浸润心田,比起一些苍白的说教,显得人情味十足,此后我十分推崇这种理念。
爱家爱父母是人之常情,爱家才能爱国是基本的道理,多年来我尽心工作,不敢因私误事,有一次还由于怕影响工作而没有去看望被飞车抢夺者拖拉得摔伤的孩子她妈而伤了她的心,落下了令人伤心的话柄。
尽管多年来兢兢业业却也未因此而获得奖励、晋升,但我并不后悔,但我后悔没有在公和私、国与家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每每思及此事,常自责不已!
行孝敬长不容等,孝敬之行不可攒,还是立足现有条件及时行孝敬长吧!
(后记:2013年4月5日上午、下午分两次写作而成,5月7日晚录入电脑,并略作完善。彼时写此感受,本可望顺情感一气呵成,但因事被迫中断,未能即时写完,谁知情感一过,文不能出,再酝酿亦难矣!后虽勉强写完,但此时心情已变,思绪很乱,只得暂此搁笔。昨刚听说叔伯大姨过世,今天下班又听说另一叔伯祖母过世,除了让我唏嘘之外,我不知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行孝敬长不容等 孝敬之行不可攒
------2013年清明偶感
又是清明。
昨晚突降阵雨,今晨却又阳光明媚。独坐桌前,闻窗外鞭炮声声。
不意间离开故乡已经近十五年。十年树木呵,十年间不知能够发生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十五年竟然似乎感觉是一瞬,除了容颜成熟外似别无收获,心灵仍然毫无归宿般在天空飘荡。不禁陡生伤感。
容颜衰老也罢,一事无成也罢,唯一真正震憾人心的就是亲友老去的消息。岁月无痕,岁月也无情。壮年人不觉年华虚度,然而年老体弱者已经不起岁月的风吹雨打,时间对他们来说是更加现实而残酷的。
感谢上苍的眷顾,我的双亲仍然健康平安。在同龄的朋友那,双亲不全的已数目不少了。对于儿女来说,最最伤神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亲虽健在,但我心甚感惭愧。尽养且不够,遑论尽孝道!
我也对故乡的亲友抱有深深的愧疚。虽然时常想回故乡,也偶尔梦回故乡,但十几年来,心思在工作上多,在亲友身上少;时间在外多,在家陪亲友少,以至亲友故去的消息传来,令我唏嘘愧疚不已:自己欠他们的情太多了。
大学毕业之后,在家乡人那看是有出息了,虽然他们不图从我这里获得什么帮助,但我应该对有几十年感情的故地故人表示我的敬意!过去的十来年忙忙碌碌,不觉时间飞快,也似感觉不到亲友在衰老。
但是,当我觉察过来,意识到应该多回去看看时,我已经铸成大错了:很多的长者逝去了,我永远没有向他们当面表达我敬意的机会了。大姨父、小学校长、外婆、叔伯祖母、姑祖父、邻居大伯、邻居外婆、叔伯大姨父……一串的名字犹如针刺在心,犹芒在背,令我时常悔恨内疚。
其实,我多么希望能够多回去和他们一起聊聊家常、听他们说些“老班子”的故事,讲一讲乡野传奇和神仙鬼怪;我也多么希望他们能够品尝一下从外地带来的特产,听我说说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看看我在外游历的照片;我也更希望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尽一份力,在节日里和他们各家办喜事的日子里能够道一声喜,.送上一份心意,在他们年老体衰的时候能够尽一份关爱或孝道……
在孝的问题上,我觉得首先要有孝心,同时我是很主张尽量创造好的条件来尽孝的,很反感那些“攒”条件的做法。和尽孝道不能等人一样,所有这样的关爱都禁不起太多的等待,需要我们及早去做,无论什么条件都要尽力去做,有什么条件就做到能做的程度,而不是去等,去“攒”。
其实尽孝敬长需要的条件不多,有真情实意的孝心爱心就够,如果非要等到你觉得所谓条件够了的时候,很可能为时已晚,即使双亲和其他长辈都健在,但已老得游不能游,吃又吃不了多少,你每天吃山珍海味、开得起飞机又有何用?
在敬业与行孝敬长之道二者关系的把握上,我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做法。像忠与孝的问题,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为国家工作即尽忠,为父母尽心即尽孝,古有忠孝难以两全之说,受传统思想影响,我的家庭都比较倾向于把心灵砝码向工作倾斜。但是有没有更合理的办法呢?
当兵那阵,曾听一位首长说过,要保证官兵探家看望父母的时间,在组织利益高于一切的舆论环境中,这位首长的言语犹如甘霖浸润心田,比起一些苍白的说教,显得人情味十足,此后我十分推崇这种理念。
爱家爱父母是人之常情,爱家才能爱国是基本的道理,多年来我尽心工作,不敢因私误事,有一次还由于怕影响工作而没有去看望被飞车抢夺者拖拉得摔伤的孩子她妈而伤了她的心,落下了令人伤心的话柄。
尽管多年来兢兢业业却也未因此而获得奖励、晋升,但我并不后悔,但我后悔没有在公和私、国与家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每每思及此事,常自责不已!
行孝敬长不容等,孝敬之行不可攒,还是立足现有条件及时行孝敬长吧!
(后记:2013年4月5日上午、下午分两次写作而成,5月7日晚录入电脑,并略作完善。彼时写此感受,本可望顺情感一气呵成,但因事被迫中断,未能即时写完,谁知情感一过,文不能出,再酝酿亦难矣!后虽勉强写完,但此时心情已变,思绪很乱,只得暂此搁笔。昨刚听说叔伯大姨过世,今天下班又听说另一叔伯祖母过世,除了让我唏嘘之外,我不知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May
7
生命的轮回
近几天先后两次接到父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告知邻居大伯禾本家伯奶奶去逝的消息,想起与他们相关的点点往事,不由得心生伤感,感叹岁月脚步之匆匆,生命轮回之无情。
我欠家乡的太多了!虽然说不上“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但从高中开始离家求学,一年呆在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少,而且离家也越来越远,再到省城上学,毕业后又到省外工作,回家的频率也越来越小,不知不觉中,这种状态竟然已经持续了20多年,而我还感觉似乎是一下子发生的事,怎么就过去了20多年了呢?
20余年,足够让一棵棵小树长成大树,20余年,足够让一个个婴儿长大成为帅男俊女。20余年的岁月中,我也从少年长大成人,步入中年,虽我心不服老,但身边的小年轻已经不把我当年轻人看了。20余年中,就读过大学的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每次路过都认不出原本熟悉的路。20余年中,家乡农村的泥巴路渐渐为水泥路代替,门口的排涝渠年复一年因加高堤岸成了地上“悬河”……20年来,发生变化的有很多,不变的也有很多,唯独我却忽略了家乡亲友容颜的衰老和生命的轮回。似乎他们都是童话世界中的常青树,永远如夕日的健壮、神采奕奕。而我突然听说他们中有哪一位不在了时,会感到很突然,很疑惑,怎么会呢?
我似乎生活在记忆里,生活在梦中,由于太久太远的分离,头脑里的记忆缓存没纬及时得到更新,才会产生梦境般的感觉。这也难怪,在一个年复一年重复而变化让人感觉不到太大的环境里,即使能够不断更新记忆的缓存,但是仍然难以感觉岁月流逝和事物的变化。我也曾在母校遇到过这种情况:那是毕业几年后回到母校的时候,见到宿舍那家照相馆还在,就上前去打个招呼,谁知人家一点都不感到陌生和意外,只是说了句“有好久不见了,忙什么去了呢”,在他看来,我似乎还是昨日在校园里匆匆路跟随的学子,而非多年未见的“稀客”!
我不知别人是否有类似的感觉,也不知道在别人看来,这种感觉好不好。但是我知道,我感到有种老友之间的默契、亲钱,也就是这种感觉消融了我们彼此的时空感而不自觉!这对生活的充实感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由此而不觉年华似流水,空负了金色年华就令人嗟叹了!就像现在的我。
生命的轮回在我看来,就是历史长河硫生命的前后相继,生死的周而复始。倘若对个体而言,生命能够轮回,我到希望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年华,把握自己的生活,不致于年华虚度后却有那么多令人感到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这只是神话或宗教里的希望罢了。唯有从现在做起,把握现在和将来,让生活更加充满亲情、温暖、关爱,少些冷漠、孤寂、疏远!
(5月5日上午又闻叔伯大姨过世,让我又想起了这份心情,想录入电脑分享,但是又恐怕辞不达意,当日未能完成。6日晚决定不能拖,趁心境还在,赶紧录好。大约2012年9月22日后某日动笔,未完,直到2013年4月6日才勉强补充完,同时又另作一篇类似的心情小文)
近几天先后两次接到父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告知邻居大伯禾本家伯奶奶去逝的消息,想起与他们相关的点点往事,不由得心生伤感,感叹岁月脚步之匆匆,生命轮回之无情。
我欠家乡的太多了!虽然说不上“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但从高中开始离家求学,一年呆在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少,而且离家也越来越远,再到省城上学,毕业后又到省外工作,回家的频率也越来越小,不知不觉中,这种状态竟然已经持续了20多年,而我还感觉似乎是一下子发生的事,怎么就过去了20多年了呢?
20余年,足够让一棵棵小树长成大树,20余年,足够让一个个婴儿长大成为帅男俊女。20余年的岁月中,我也从少年长大成人,步入中年,虽我心不服老,但身边的小年轻已经不把我当年轻人看了。20余年中,就读过大学的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每次路过都认不出原本熟悉的路。20余年中,家乡农村的泥巴路渐渐为水泥路代替,门口的排涝渠年复一年因加高堤岸成了地上“悬河”……20年来,发生变化的有很多,不变的也有很多,唯独我却忽略了家乡亲友容颜的衰老和生命的轮回。似乎他们都是童话世界中的常青树,永远如夕日的健壮、神采奕奕。而我突然听说他们中有哪一位不在了时,会感到很突然,很疑惑,怎么会呢?
我似乎生活在记忆里,生活在梦中,由于太久太远的分离,头脑里的记忆缓存没纬及时得到更新,才会产生梦境般的感觉。这也难怪,在一个年复一年重复而变化让人感觉不到太大的环境里,即使能够不断更新记忆的缓存,但是仍然难以感觉岁月流逝和事物的变化。我也曾在母校遇到过这种情况:那是毕业几年后回到母校的时候,见到宿舍那家照相馆还在,就上前去打个招呼,谁知人家一点都不感到陌生和意外,只是说了句“有好久不见了,忙什么去了呢”,在他看来,我似乎还是昨日在校园里匆匆路跟随的学子,而非多年未见的“稀客”!
我不知别人是否有类似的感觉,也不知道在别人看来,这种感觉好不好。但是我知道,我感到有种老友之间的默契、亲钱,也就是这种感觉消融了我们彼此的时空感而不自觉!这对生活的充实感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由此而不觉年华似流水,空负了金色年华就令人嗟叹了!就像现在的我。
生命的轮回在我看来,就是历史长河硫生命的前后相继,生死的周而复始。倘若对个体而言,生命能够轮回,我到希望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年华,把握自己的生活,不致于年华虚度后却有那么多令人感到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这只是神话或宗教里的希望罢了。唯有从现在做起,把握现在和将来,让生活更加充满亲情、温暖、关爱,少些冷漠、孤寂、疏远!
(5月5日上午又闻叔伯大姨过世,让我又想起了这份心情,想录入电脑分享,但是又恐怕辞不达意,当日未能完成。6日晚决定不能拖,趁心境还在,赶紧录好。大约2012年9月22日后某日动笔,未完,直到2013年4月6日才勉强补充完,同时又另作一篇类似的心情小文)
May
23
当胸成为判断男女的标志时
上周日坐公交时又一次让我对邻座一位年轻人的性别产生了疑惑,我实在不敢贸然确定他是姑娘还是小伙,因为之前已有多次相同的经历让我困惑不已。不同的是,前几次通过胸部特征最后都确定了对方为女性,而这次或许因为衣服宽大仍然还是没能确定其性别。
笔者的这种经历和困惑想必很多朋友都遇到过,且绝非少见而成为一种不能忽视的社会现象。有人会说,人家穿什么关你什么事 ?会有什么问题值得大惊小怪?其实真要说起来,这里面的问题还事关民族素质、国家存亡的大局,这并不是笔者的一家之言,早就有社会贤达呼吁过。
上周日坐公交时又一次让我对邻座一位年轻人的性别产生了疑惑,我实在不敢贸然确定他是姑娘还是小伙,因为之前已有多次相同的经历让我困惑不已。不同的是,前几次通过胸部特征最后都确定了对方为女性,而这次或许因为衣服宽大仍然还是没能确定其性别。
笔者的这种经历和困惑想必很多朋友都遇到过,且绝非少见而成为一种不能忽视的社会现象。有人会说,人家穿什么关你什么事 ?会有什么问题值得大惊小怪?其实真要说起来,这里面的问题还事关民族素质、国家存亡的大局,这并不是笔者的一家之言,早就有社会贤达呼吁过。
Mar
20
当心日本核泄露对海南旅游可能存在影响
〖2011年3月腹稿〗
日本核泄露事故发生后,由于听信谣传,全国各地又出现了抢盐狂潮。很快抢盐之风刮到海南,面对抢盐狂潮的漫延,家人一句话引人深思:日本核泄露肯定会对海南旅游造成影响。
此话虽是不假思索之言,仔细想来却有一定的道理。这种影响不一定很大,却因为源自人们内心深处对核泄露物质污染海水是否会带来辐射的担忧而不可忽视。就像人们抢盐是怕受了以后的海盐会含有辅时物质,不敢吃海鲜是担心海产品也受到核污染一样,在海南旅游一般都要下海游泳,人们担心接触到的海水会含有从日本随洋流带来的辐射物质,因而在一段时间里会不敢或者尽量少接触海水,这种心理担忧影响的旅游地不仅仅是海南,也包括其他有海的旅游地,只是海南海比较多,又更加吸引人而更受人们关注,因而旅游业受到影响可能也会更大而已。
人们对自我保护无可厚非,但是这种隐忧可能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至于到底有无影响,有关部门应该密切关注,提前发布安民告示,如确有影响则建议游客在多长时间里在哪些海域少接触海水,如果没有影响也好让大家放心旅游。同时对类似事件要做好舆情处理应急预案,及时公布准确信息,预防谣言产生,防止谣言传播。(11年3月腹稿<不是12年>,120213晚深夜录入,0318晚略修改)
〖2011年3月腹稿〗
日本核泄露事故发生后,由于听信谣传,全国各地又出现了抢盐狂潮。很快抢盐之风刮到海南,面对抢盐狂潮的漫延,家人一句话引人深思:日本核泄露肯定会对海南旅游造成影响。
此话虽是不假思索之言,仔细想来却有一定的道理。这种影响不一定很大,却因为源自人们内心深处对核泄露物质污染海水是否会带来辐射的担忧而不可忽视。就像人们抢盐是怕受了以后的海盐会含有辅时物质,不敢吃海鲜是担心海产品也受到核污染一样,在海南旅游一般都要下海游泳,人们担心接触到的海水会含有从日本随洋流带来的辐射物质,因而在一段时间里会不敢或者尽量少接触海水,这种心理担忧影响的旅游地不仅仅是海南,也包括其他有海的旅游地,只是海南海比较多,又更加吸引人而更受人们关注,因而旅游业受到影响可能也会更大而已。
人们对自我保护无可厚非,但是这种隐忧可能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至于到底有无影响,有关部门应该密切关注,提前发布安民告示,如确有影响则建议游客在多长时间里在哪些海域少接触海水,如果没有影响也好让大家放心旅游。同时对类似事件要做好舆情处理应急预案,及时公布准确信息,预防谣言产生,防止谣言传播。(11年3月腹稿<不是12年>,120213晚深夜录入,0318晚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