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25
Apr
15
老姜和小“炮”哥的故事----图说博鳌年会摄影记者花絮
“姜”还是老的辣!
年会快闭幕时,见新华社摄影记者姜恩宇先生在查看照片,四周围了好些人在欣赏,不时有人夸:“拍的好!”于是又有更多的同行加入到欣赏的行列。我意味深长的说了句“‘姜’还是老的辣啊!” 旁边的一位美女说、他是姓姜啊!估计她没听说我话中“姜”字带的引号,还以为我不认识老姜!当初来海南工作时,系主任给我特意介绍的一个朋友就是他,后来见了面成了朋友,但是一直没问他任何职,就以职业一直称呼他为姜记者,不敢叫老姜(在这里叫一叫,知道的别告诉他了),怕把人叫老了不高兴呢。后又渐渐建成了工作上的关系,一度时常往来,怎么不会认识呢,就算是看报纸看新华网也看熟了。哈哈,别吹了,看老姜是怎么谦虚的:他说这因为是他机器好啦!
“姜”还是老的辣!
年会快闭幕时,见新华社摄影记者姜恩宇先生在查看照片,四周围了好些人在欣赏,不时有人夸:“拍的好!”于是又有更多的同行加入到欣赏的行列。我意味深长的说了句“‘姜’还是老的辣啊!” 旁边的一位美女说、他是姓姜啊!估计她没听说我话中“姜”字带的引号,还以为我不认识老姜!当初来海南工作时,系主任给我特意介绍的一个朋友就是他,后来见了面成了朋友,但是一直没问他任何职,就以职业一直称呼他为姜记者,不敢叫老姜(在这里叫一叫,知道的别告诉他了),怕把人叫老了不高兴呢。后又渐渐建成了工作上的关系,一度时常往来,怎么不会认识呢,就算是看报纸看新华网也看熟了。哈哈,别吹了,看老姜是怎么谦虚的:他说这因为是他机器好啦!
Apr
12
原来国事也可以这样别有一番风情----贴近感受绿色阳光三亚的外交创举
4月10至11日,在中国南大门最大的一块陆地海南岛南端热带旅游城市三亚迎来了前所少有的盛事: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这里下榻举行了系列会见外宾的国事活动。
对一个南陲小镇发展起来的三亚来说,这是千年难遇的荣誉。看惯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国事活动,自觉不自觉中以为只有在首都北京才能有如此高规格的国事活动,其他城市是无缘的。而今,在碧海连天的南国门,中国张开了她热情如三亚火辣阳光的双臂,在这里设下国宴,迎接了一批来自外国的尊贵客人,让边陲的三亚百姓亲身体会到国家大事从未有过的离自己这么近,国家的领导人从未有过的离自己这么近,对似乎习惯了孤悬海外,对岛外的大小事不怎么关心悠然自得的海南百姓来说,这也犹如现代桃花源里闯进了贵客,有点云里雾里,像做梦一般。哦,MY GOD,这是真的吗,南陲小镇也可临时做回首都了!
仔细回味这样的场景吧:胡主席和国宾步态轻盈而又稳健的迈步在绿草成荫衬托下的红地毯上,面带微笑,检阅着从绿林深处雄纠纠气昂昂走来站定已久的三军仪仗队,身后是随风摇动的椰树和波浪拍岸的碧海。。。。。。这是我见过的在国内接见外宾最美的画面。

绿荫广场上的外交,印象中好像只有国家领导出访时在电视上见过,椰风海韵碧海蓝天春光明媚的外交从来也没有在哪里见过。见惯了北京的基本一个模式的外交,审美已经疲劳,突然间在海边来这么一场场外交活动,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这本身简直是一个创举。
真想建议,以后要多举行这样的国事活动,不光在三亚,还在其他各具特色的城市,特别是边陲,一来让人们感受国家脉搏跳动的气息,二来让更多的人们感受国家领导人亲民的作风和他们的音容笑貌。
这些天来,海南的电视观众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胡主席从来到海南露面开始,笑就一直在脸上洋溢着,海南风光如此迷人,空气如此清新,人民如此纯朴,百姓如此热情好客,大海如此胸怀广阔,不笑你忍得住吗。在街头巷尾,在乡村田头,可以感受到越来越多三亚百姓,海南百姓受到了感染,脸上笑开了花。
绿色、阳光三亚的外交,让人看到了中国的更加开放,更加热情,也让人看到了中国的胸怀更加开阔,更加包容,让人看到了中国的外交更加灵活,政治生活更加多彩------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4月10至11日,在中国南大门最大的一块陆地海南岛南端热带旅游城市三亚迎来了前所少有的盛事: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这里下榻举行了系列会见外宾的国事活动。
对一个南陲小镇发展起来的三亚来说,这是千年难遇的荣誉。看惯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国事活动,自觉不自觉中以为只有在首都北京才能有如此高规格的国事活动,其他城市是无缘的。而今,在碧海连天的南国门,中国张开了她热情如三亚火辣阳光的双臂,在这里设下国宴,迎接了一批来自外国的尊贵客人,让边陲的三亚百姓亲身体会到国家大事从未有过的离自己这么近,国家的领导人从未有过的离自己这么近,对似乎习惯了孤悬海外,对岛外的大小事不怎么关心悠然自得的海南百姓来说,这也犹如现代桃花源里闯进了贵客,有点云里雾里,像做梦一般。哦,MY GOD,这是真的吗,南陲小镇也可临时做回首都了!
仔细回味这样的场景吧:胡主席和国宾步态轻盈而又稳健的迈步在绿草成荫衬托下的红地毯上,面带微笑,检阅着从绿林深处雄纠纠气昂昂走来站定已久的三军仪仗队,身后是随风摇动的椰树和波浪拍岸的碧海。。。。。。这是我见过的在国内接见外宾最美的画面。

绿荫广场上的外交,印象中好像只有国家领导出访时在电视上见过,椰风海韵碧海蓝天春光明媚的外交从来也没有在哪里见过。见惯了北京的基本一个模式的外交,审美已经疲劳,突然间在海边来这么一场场外交活动,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这本身简直是一个创举。
真想建议,以后要多举行这样的国事活动,不光在三亚,还在其他各具特色的城市,特别是边陲,一来让人们感受国家脉搏跳动的气息,二来让更多的人们感受国家领导人亲民的作风和他们的音容笑貌。
这些天来,海南的电视观众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胡主席从来到海南露面开始,笑就一直在脸上洋溢着,海南风光如此迷人,空气如此清新,人民如此纯朴,百姓如此热情好客,大海如此胸怀广阔,不笑你忍得住吗。在街头巷尾,在乡村田头,可以感受到越来越多三亚百姓,海南百姓受到了感染,脸上笑开了花。
绿色、阳光三亚的外交,让人看到了中国的更加开放,更加热情,也让人看到了中国的胸怀更加开阔,更加包容,让人看到了中国的外交更加灵活,政治生活更加多彩------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Apr
11
有错就改的三亚电视台的包公广告撤了,我在阳光岛社区的贴子也撤了
几天前我在南海网阳光岛社区发的一篇文章《包拯何时姓尹?三亚电视台好强!》,被社区推荐到首页精华推荐目录,4月10日却发现于下午给移除了。社区短信没有多说,原因一栏只有“抱歉”两字。私下猜测,想必是惊动了有关方面,奈于情面要求社区移除的,这点可以理解。只要能够引起注意,问题得到解决,少一篇贴子没什么。晚上看完该台播出前一天中央台和海南台重点播出的总书记视察海南的新闻后,发现接下来的电视剧剧场开头已经没有了那段“开封府尹包拯。。。。。。”的广告了。有错就改,善莫大焉,诚如网友跟贴:“强,改了更强。”如果此文引起了三亚市民的不快,真的过意不去,遂写下这个贴子以作此文此事的纪念。

4月11日晚8时许,再看该台,广告重新上了,不过配音已经改了:“开封府尹(停顿)包拯”,真是不错。
几天前我在南海网阳光岛社区发的一篇文章《包拯何时姓尹?三亚电视台好强!》,被社区推荐到首页精华推荐目录,4月10日却发现于下午给移除了。社区短信没有多说,原因一栏只有“抱歉”两字。私下猜测,想必是惊动了有关方面,奈于情面要求社区移除的,这点可以理解。只要能够引起注意,问题得到解决,少一篇贴子没什么。晚上看完该台播出前一天中央台和海南台重点播出的总书记视察海南的新闻后,发现接下来的电视剧剧场开头已经没有了那段“开封府尹包拯。。。。。。”的广告了。有错就改,善莫大焉,诚如网友跟贴:“强,改了更强。”如果此文引起了三亚市民的不快,真的过意不去,遂写下这个贴子以作此文此事的纪念。

4月11日晚8时许,再看该台,广告重新上了,不过配音已经改了:“开封府尹(停顿)包拯”,真是不错。
Apr
11
走出困境重振理想,做一名高贵的记者
------兼重谈海南记者的素质与地位(续二)
重拾昨天的话题,打断的思绪竟难以一下子恢复链接。心中似有未尽之意,而头脑却有些卡壳,不知对这个话题还该补充些什么。还是回到开篇提到的摄影记者对尊严的困惑上来吧。
摄影记者,也包括其他记者,要找回一度失去的桂冠,不是件容易的事。前面说过,现在的环境和过去不一样了,要重拾“无冕之王”的王者尊严,在呼唤平民、亲民、近民思想的今天,不是很现实。然而做一个没有光环照耀的平民化的记者又何尝不可呢?退一百步想,即使是如南海网友所说的“贱”,也要“贱的高贵”。海南从泡沫经济五彩中清醒过来后,近年来除了房价有重振雄风的可能外,工薪阶层的收入包括记者在内恐怕在现阶段不可能与房价的增长速度相匹敌,除非历史再给海南以更好的机会。在这个机会到来之前,我们记者的工资可能照旧,装备可能照旧,大多数记者还只能继续过着以前起得比什么早,睡得比什么晚,吃得比什么少之类的生活,扣除物价因素甚至不如。既然周围的物质条件,大的工作环境我们不能奢望短期内能有大的改变,我们也许也没有能力去改变,那么我们可以从我们自己能做的开始,从改变自己,改变周围的小环境开始。
------兼重谈海南记者的素质与地位(续二)
重拾昨天的话题,打断的思绪竟难以一下子恢复链接。心中似有未尽之意,而头脑却有些卡壳,不知对这个话题还该补充些什么。还是回到开篇提到的摄影记者对尊严的困惑上来吧。
摄影记者,也包括其他记者,要找回一度失去的桂冠,不是件容易的事。前面说过,现在的环境和过去不一样了,要重拾“无冕之王”的王者尊严,在呼唤平民、亲民、近民思想的今天,不是很现实。然而做一个没有光环照耀的平民化的记者又何尝不可呢?退一百步想,即使是如南海网友所说的“贱”,也要“贱的高贵”。海南从泡沫经济五彩中清醒过来后,近年来除了房价有重振雄风的可能外,工薪阶层的收入包括记者在内恐怕在现阶段不可能与房价的增长速度相匹敌,除非历史再给海南以更好的机会。在这个机会到来之前,我们记者的工资可能照旧,装备可能照旧,大多数记者还只能继续过着以前起得比什么早,睡得比什么晚,吃得比什么少之类的生活,扣除物价因素甚至不如。既然周围的物质条件,大的工作环境我们不能奢望短期内能有大的改变,我们也许也没有能力去改变,那么我们可以从我们自己能做的开始,从改变自己,改变周围的小环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