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6
从“最美国事”到“最美传递”,海南引发“最美效应”
-------写在海南奥运火炬传递完成之际
自从4月份首次在中国三亚举行最高规格的国事以来,这个中国“最美国事”的画面令国内外观众耳目一新,倍受人们瞩目和称颂,以至于有网友认为其可堪称绝版。网友的这个评价在从最大程度上表达了对这种国事新气象的推崇,这种赞美无可厚非,但是笔者以为,与其说是绝版,不如说是“空前”。正如本人在一篇博文里写的一样,三亚的外交形式是一个创举而且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开端,空前却不绝后,一个由“最美国事”引发的“最美效应”正在海南各地形成。

海南的朋友也许应该记得,三亚国事和博鳌论坛之后,当地政府似乎已经意识到“最美国事”的影响,开始在各种大型活动中考虑充分展示海南的椰风海韵、碧海蓝天、阳光绿树沙滩,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大型庆典活动基本都把户外作为第一考虑,而且成为一个新的游戏规则,即使是一般安排在晚上举行的晚会也都有意识的提前到下午五六点左右开始举行。这里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吧-----紧随三亚国事和博鳌论坛之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二十周年庆典活动首先就定在美丽的西海岸边五月花广场举行,但是因为下雨,只好改在室内举行。但是天气好转后,晚上的由中央电视台现场参与直播的大型庆典晚会还是搬到了户外新落成的世纪广场举行,这也许是这个广场第一次迎接这样的大型庆典活动。有心人会发现,虽然户外举行晚会在海南并少见,但是为了充分展示海口地标世纪大桥和椰树交相掩映的美景,这台晚会的开活动始时间却是下午六时半左右,这在处于中国南端的海口来说,是一个仍然充满阳光却并不炎热的温馨时刻。这样天然与人工相融为一体的舞台背景,美丽迷人,让人陶醉。
May
5
三亚火炬传递结束,很累很伤心却有欣慰
三亚火炬传递结束,晚上举行起庆典晚会《凤舞天涯》。
感触:很累却有欣慰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两位素不相识的朋友。因为本人重感冒两个星期不见好,跟了一天火炬,体力不支,直冒虚汗,连拿相机都似乎有些累,越是到了最后关头,同行争挤的厉害,难以与之抗衡,不少照片糊了,可惜!而且,甚至于中途一个闪光灯被挤掉了也不知道,伤心。然而欣慰的是,在晚会现场,两位好心人见我的神态,很关心我。先是一位海军的嘉宾将自己的凳子让给我坐,后是我坐下后,一位姓王的阿姨见我直抹汗(估计脸色难看),悄悄递给我一瓶水,让我非常感动。在此要向两位好心人致谢。
另外如果有哪位朋友在现场捡到了闪光灯,让我再次幸运,请在此跟贴,万分感谢。
下面有两位好心人的照片。一位是海军子弟兵,不及问姓名,一位是海口的王阿姨。
三亚火炬传递结束,晚上举行起庆典晚会《凤舞天涯》。
感触:很累却有欣慰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两位素不相识的朋友。因为本人重感冒两个星期不见好,跟了一天火炬,体力不支,直冒虚汗,连拿相机都似乎有些累,越是到了最后关头,同行争挤的厉害,难以与之抗衡,不少照片糊了,可惜!而且,甚至于中途一个闪光灯被挤掉了也不知道,伤心。然而欣慰的是,在晚会现场,两位好心人见我的神态,很关心我。先是一位海军的嘉宾将自己的凳子让给我坐,后是我坐下后,一位姓王的阿姨见我直抹汗(估计脸色难看),悄悄递给我一瓶水,让我非常感动。在此要向两位好心人致谢。
另外如果有哪位朋友在现场捡到了闪光灯,让我再次幸运,请在此跟贴,万分感谢。
下面有两位好心人的照片。一位是海军子弟兵,不及问姓名,一位是海口的王阿姨。

May
2
关于奥运圣火传递第一棒的两个疑惑
一、香港和三亚到底谁是中国境年第一棒?
这几天看新闻,关于中国境年第一棒的报道,香港市民的说法是他们是中国境内传递第一棒,而海南媒体的宣传则说,三亚是中国境内第一棒(见5月2日中央台和海南台新闻)。到底谁是第一棒?事实上香港传递早于三亚,内地媒体所说的“中国境内第一站”的说法到底作如何解释,有点看不懂。中国境内难道不包括香港?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二、从谁跑三亚“第一棒”看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谁跑中国内地三亚第一棒,国内媒体传的沸沸扬扬,众说纷纭,各种猜测都有。有的媒体曾报道谁谁谁,有根有据,弄的是真的似的,立马就有相关组织出来否定。这又何必?根据5月1日正式公实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民有权利要求政府公开他们想知道的不涉及国家安全秘密等以外的信息,奥运火炬传递第一棒不是什么国家秘密,既然大家关注,有的媒体进行报道或者猜测,而有关组织又要出来澄清,何不干脆早点顺应民心,省得有的媒体瞎传误导,访反而造成不良影响,也浪费社会资源。
一、香港和三亚到底谁是中国境年第一棒?
这几天看新闻,关于中国境年第一棒的报道,香港市民的说法是他们是中国境内传递第一棒,而海南媒体的宣传则说,三亚是中国境内第一棒(见5月2日中央台和海南台新闻)。到底谁是第一棒?事实上香港传递早于三亚,内地媒体所说的“中国境内第一站”的说法到底作如何解释,有点看不懂。中国境内难道不包括香港?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二、从谁跑三亚“第一棒”看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谁跑中国内地三亚第一棒,国内媒体传的沸沸扬扬,众说纷纭,各种猜测都有。有的媒体曾报道谁谁谁,有根有据,弄的是真的似的,立马就有相关组织出来否定。这又何必?根据5月1日正式公实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民有权利要求政府公开他们想知道的不涉及国家安全秘密等以外的信息,奥运火炬传递第一棒不是什么国家秘密,既然大家关注,有的媒体进行报道或者猜测,而有关组织又要出来澄清,何不干脆早点顺应民心,省得有的媒体瞎传误导,访反而造成不良影响,也浪费社会资源。
Apr
30
平静彰显女性之美
平静应该是一种深沉的美。
成语里说,静如处子,由此可见,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对静的爱好,同时也说明女子之美与静密切相关。至于宁静致远,更是与淡泊明智相提并论。
平静的美来自内心的平静安详,内心平静的的女子才能彰显处子之魅力和矜持深沉。静不能做作的,心静才能面静。一颗浮躁的心,是不能做到表情自然平静的。浮躁的心难以入静,即使表情丰富也缺少气质。 内心浮躁的女孩,不论如何做作,也会让人感觉到其内心的浮躁。浮躁的美,没有韵味。
特别是在一个物欲横流和人心浮躁的社会,平静的心成为稀有品,更是让人感到难能可贵。静让你受到感染,纯净你的眼睛和心灵,让你的心也平静下来。
平静不是平淡,静不是绝对的,静靠动来衬托,静中有动,静里的一个浅笑,一个回眸,一个眼神,一个难以觉察的皱眉,一次嘴角的轻翘,一个酒窝的荡漾,虽是那么不经意,却又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思想空间,那么令人回味,浮想联翩。
105号的女孩应该就是这样的类型,给她本人同意,贴几张有关她的作品在这,大家来感受一下她的静,她的美。
平静应该是一种深沉的美。
成语里说,静如处子,由此可见,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对静的爱好,同时也说明女子之美与静密切相关。至于宁静致远,更是与淡泊明智相提并论。
平静的美来自内心的平静安详,内心平静的的女子才能彰显处子之魅力和矜持深沉。静不能做作的,心静才能面静。一颗浮躁的心,是不能做到表情自然平静的。浮躁的心难以入静,即使表情丰富也缺少气质。 内心浮躁的女孩,不论如何做作,也会让人感觉到其内心的浮躁。浮躁的美,没有韵味。
特别是在一个物欲横流和人心浮躁的社会,平静的心成为稀有品,更是让人感到难能可贵。静让你受到感染,纯净你的眼睛和心灵,让你的心也平静下来。
平静不是平淡,静不是绝对的,静靠动来衬托,静中有动,静里的一个浅笑,一个回眸,一个眼神,一个难以觉察的皱眉,一次嘴角的轻翘,一个酒窝的荡漾,虽是那么不经意,却又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思想空间,那么令人回味,浮想联翩。
105号的女孩应该就是这样的类型,给她本人同意,贴几张有关她的作品在这,大家来感受一下她的静,她的美。

Apr
29
谈换一种方式庆祝建省二十年
这个话题是在写《从津津乐道海南的“率先”看记者文风底线》时想到的,本想在该文中一并谈了,但是觉得有些杂,只好拿出来单独说几句。
现在建省的纪念性文章或者报道,基本都是对二十年的成就的回顾,即使有的节目或者文章提到了一些教训或者失误,那也是象征性的或者衬托之笔。正如海南的二十年只能说巨变,不能用辉煌来形容一样,海南的二十年不只有动听成绩,还有更多的经验教训。这些也许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愿提起。而亲历过的人,对其中的问题的记忆和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他们的评价也许苛刻,但是毕竟道出历史的真相。
(夜已深了,先写到这,这个话题没说完的话明天再说,得休息去了!)
城市建设规划是倍受诟病的了,从海南建省开始,海南各地的城镇建设似乎都缺少良好的规划,在火热的建设中呈现的是一幅到处忙圈地混乱局面。例如海南第一高楼,听说当年规划时,是没有四周的高层建筑的,但是今天批了建设明光,明天又在边上批了建汇宇国际公寓,破坏了明光了美好规划,这也成为其成为海南最大半拉子的因素之一。又如道路建设,今天刚修好,没几天又开挖,电信填了不久,移动挖,联通填了燃气挖。。。。。。我在海口生活也近十年了,但是印象中,海口的街头从来没有长时间平整过。这样的折腾有多少,市政部门有没有好好统计?如果好好规划,可以减少多少重复劳动,减少多少浪费?可以节约多少钱用于民生?像刚建好的南海大道绿化带,没几个月又挖掉建轻轨,难道这轻轨的规划是仅仅几个月内才计划的吗?
城市的公共厕所和乡村厕所一直是影响城乡卫生状况和形象的老大难问题,到底城镇有多少公厕,还需要多生少,该什么样的人口密度来投放公厕?这些问题有没有总结和回顾?城市海南的房价虽然在涨,但是土地还不至于紧张到寸土如金的地步,收费厕所不被看好,免费公厕又少,政府总不能看着到处是尿痕屎迹听之任之吧。农村的情况曾经一度更糟,在大力建设文明生态村之前,听说海南农村的厕所是天然的树林,家里不建,我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偶然机会去农村走一遭,虽然传闻不完全对,但是发现这还真是个问题。因为卫生条件和习惯给城市形象和百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的帐不是一笔小帐,“进口”问题解决了,“出口”问题也不可小视呢。
海南的经济在全国不算好,到底是什么原因?二十年来,有多少经济项目是真正成功的?有多少是劳民伤财的?有多少是失败的?哪些是优势产业?有多少真值得继续投入的?有哪些是利于环保的?虽然是特区,允许失败,但是不能只做试验场,少见试验的成果。特区经济建设的速度应该快于非特区的速度,更要快于自然增长速度,否则特区不特,羞说辉煌。
成就和收获不止有成绩和掌声,也包括失败带来的经验教训和批评。建省二十周年,既要设立成就展,也要建立警示碑。成绩是奖励,弯路、失败、过错是激励。在搞了那么多的二十周年成就展后,什么时候也来个二十周年成败得失展、经验教训?(接着写了些,旨在抛砖引玉,欢迎更多的老海南和本地土著居民参与讨论,不对之处,欢迎砸砖头)
这个话题是在写《从津津乐道海南的“率先”看记者文风底线》时想到的,本想在该文中一并谈了,但是觉得有些杂,只好拿出来单独说几句。
现在建省的纪念性文章或者报道,基本都是对二十年的成就的回顾,即使有的节目或者文章提到了一些教训或者失误,那也是象征性的或者衬托之笔。正如海南的二十年只能说巨变,不能用辉煌来形容一样,海南的二十年不只有动听成绩,还有更多的经验教训。这些也许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愿提起。而亲历过的人,对其中的问题的记忆和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他们的评价也许苛刻,但是毕竟道出历史的真相。
(夜已深了,先写到这,这个话题没说完的话明天再说,得休息去了!)
城市建设规划是倍受诟病的了,从海南建省开始,海南各地的城镇建设似乎都缺少良好的规划,在火热的建设中呈现的是一幅到处忙圈地混乱局面。例如海南第一高楼,听说当年规划时,是没有四周的高层建筑的,但是今天批了建设明光,明天又在边上批了建汇宇国际公寓,破坏了明光了美好规划,这也成为其成为海南最大半拉子的因素之一。又如道路建设,今天刚修好,没几天又开挖,电信填了不久,移动挖,联通填了燃气挖。。。。。。我在海口生活也近十年了,但是印象中,海口的街头从来没有长时间平整过。这样的折腾有多少,市政部门有没有好好统计?如果好好规划,可以减少多少重复劳动,减少多少浪费?可以节约多少钱用于民生?像刚建好的南海大道绿化带,没几个月又挖掉建轻轨,难道这轻轨的规划是仅仅几个月内才计划的吗?
城市的公共厕所和乡村厕所一直是影响城乡卫生状况和形象的老大难问题,到底城镇有多少公厕,还需要多生少,该什么样的人口密度来投放公厕?这些问题有没有总结和回顾?城市海南的房价虽然在涨,但是土地还不至于紧张到寸土如金的地步,收费厕所不被看好,免费公厕又少,政府总不能看着到处是尿痕屎迹听之任之吧。农村的情况曾经一度更糟,在大力建设文明生态村之前,听说海南农村的厕所是天然的树林,家里不建,我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偶然机会去农村走一遭,虽然传闻不完全对,但是发现这还真是个问题。因为卫生条件和习惯给城市形象和百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的帐不是一笔小帐,“进口”问题解决了,“出口”问题也不可小视呢。
海南的经济在全国不算好,到底是什么原因?二十年来,有多少经济项目是真正成功的?有多少是劳民伤财的?有多少是失败的?哪些是优势产业?有多少真值得继续投入的?有哪些是利于环保的?虽然是特区,允许失败,但是不能只做试验场,少见试验的成果。特区经济建设的速度应该快于非特区的速度,更要快于自然增长速度,否则特区不特,羞说辉煌。
成就和收获不止有成绩和掌声,也包括失败带来的经验教训和批评。建省二十周年,既要设立成就展,也要建立警示碑。成绩是奖励,弯路、失败、过错是激励。在搞了那么多的二十周年成就展后,什么时候也来个二十周年成败得失展、经验教训?(接着写了些,旨在抛砖引玉,欢迎更多的老海南和本地土著居民参与讨论,不对之处,欢迎砸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