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12
开车坐车的人性关怀

雨天的时候,当有人要横过你面前的道理时,请你停下车等人家先过好吗,毕竟你在车里雨淋不到比人家没伞幸运多了。

坐车的时候,车里很挤,后面五个人的座位,还是坐五个人好吗,有座位已经比人家没座位舒服多了,不要再苛求那么宽敞好吗;过道里本来站的人就多,简直无立锥之地,你坐了座位的还是不要图舒展筋骨把脚放过道里有站立的人再争一席之地好吗?

你要下车的时候,要从别人身边借道过去,请你多说一个请字好吗?多一个请字多一分礼貌,也体现你的素质,少一个请字让人多一份不适,也让人看低了你的人品。
Jul 12
这样的男人,叫人汗颜!

忙了一天,很困了,但是晚上在公交车看到的一幕却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事情是这样的,今晚去看了直播海南的部分演出回来,在海口宾馆附近上了10路车。车上很挤,上车就听到前排有一个小孩和她的妈妈在对话,小孩大概问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站着,为什么有人要给她们让坐,做妈妈的耐心的给她做驾解释,小女孩大约四五岁,很可爱,看了母女俩的情形,很是让人感到享受。

不久注意到,边上靠柱子站着一位男士,平头,戴眼镜,着浅绿短袖上衣,在一边欣赏着母女二人的对白。不用说这个男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了,30多岁的男人长的很帅气,看上去文气得很,像个文化人,回母女俩应该是一家子。如果大家不明白,可以想像阳光岛社区的伊秋雨先生是什么模样,就是那样的文化人气质(仅仅是做个示范,请伊先生不要误会)。就是这么样一个人后来让人大跌眼镜。当车行至南大桥附近时,有人下车,母女俩旁边的座位空了出来,于是那位先生挪了挪身子,我以为是想让出道来给身边的老太太让座,老太太见他身子移动,似乎也在以为是想给她让座,身体往座位移了移。谁知这位先生把身子移过来后没有停止,而是一个转身坐到座位上去了!还看着老太太!
Jul 3
海师偷拍事件呼唤媒体加强“把关人”意识和能力

这本是对本人拙作《何苦硬把海师贴上“ 艳照门”?》里对一位网友意见的回复,干脆做下修改取了这个题目单独发贴,简单谈谈由偷拍事件引出的新闻报道的“度”的把握和新闻传播的“把关”问题。

如果单纯从新闻传播的原理上来说,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件对媒体来说都是可报道的对象,但是从新闻传播的要求和技术上说,对新闻信息进行把关是完全必要的,不管是国外的新闻传播还是中国的新闻传播。在中国的新闻事业体制下,这个把关问题表现为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有个对度的把握问题。有很多有价值的新闻,宣传部门是要求媒体进行冷处理,暂缓报道或者淡化报道,而有的新闻却要求强化处理,这是新闻工作还称为事业的表现之一,也是新闻事业的具体要求。海师的偷拍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媒体进行淡化处理就是一个例子。
Jul 1
何苦硬把海师贴上“ 艳照门”?

现在新闻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喜欢跟风贴标签甚至瞎起哄。你今天弄个什么门,我明天就弄个某某门。明明牵强附会,但是为了赶“时髦”,硬是要把时下的流行时汇套一套。海南师范大学学生被偷拍就是一例。

这事关注很久了,本想早些时候说几句,但是担心为此事推波助澜,暂且不表。时到今日,风波渐平,事件水落石出,人们的注意点开始转移。现在来说说此事,想必不会引起什么注意。

纵观此事,其实是一件很普通的女生宿舍楼被偷窥、偷怕的事件,在偷怕图片充斥的互联网上,这种照片算什么呢,对司空见惯了网民来说,简直是小儿科,无论是照片的质量还是暴露程度,都无法和网民见惯了那些偷怕照片相比,更不能和陈冠希的照片相提并论,我不明白为什么非要给它贴上个“艳照门”的标签干什么?
Jun 24
以平常心冷静看待“最美网事”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人民日报并作客人民网强国论坛社区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此举令广大网民极为兴奋和激动,被人们称为“最幸福网事” ,本人认为可誉之为“最美网事”。台湾及外电等也发表评论,或大加赞赏,或表示惊讶,由此可见此举意义之重大。

诚然作为国家最高领导直接扮演网民的角色与广大网民平等交流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破天荒头一回,其意义无论人们怎么称道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此举确实具有理程碑式的意义,既展示了领袖的亲民情怀,又反映了国家领导对网络舆情的重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是欣喜之余,我们也需要对“最美网事”作一个冷静的思考。首先,我们应该看清楚,总书记此举是在什么环境下产生的?是在庆祝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来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的背景下来到人民日报社区的,并非是一件单独的行为事件,可是各大媒体在报道时,很多把这个主要的背景忽视了,而只是抽取这一个事来报道,让不明前因后果的人们感觉好像是总书记特意来人民日报做这一件事的,有拔高此事和误导网民之嫌。让大家戴着放大镜看新闻,难免会产生误读。
分页: 72/96 第一页 上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