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31
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这次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党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我个人就此次学习谈几点看法。

一、  如何理解“深入学习实际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实践”?

近期在网络上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我还没有阅读原文。既然有人提出来,那就代表还有人在这个项活动的题目的理解上还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有讨论和辩明的价值。我个人的习惯是有这样看似简单而有意思的问题,不能一下子揭开了谜底,先得让自己想想。如何理解?
Oct 24
公交车话题之十二: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海口公交


近年来海口公交被提上改革日程后,城乡公交建设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表现在新的线路不断增加,从城区辐射到郊区,车辆上以空调大巴逐步取代中巴和旧的无空调大巴,道路上不断拓街修道,打通断头路,等等,这些的可喜变化都是海口城市进步的标志。

围绕公交的改革发展,人们的关注的目光越来越集中到政府职能部门的作为上。每次作出的调整都在市民和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每次牵涉到市民切身利益的变化都引起人们的争鸣。真是公交线路两三条,牵动千家万户你我他。
Oct 23
公交车话题之十一:风雨飘摇中拷问公交站台设计的人文理念

风雨是海口城市的常客,与缺风少雨的地方不同,久居海口人们常常为风雨给出行带来不便而烦恼。作为出门途中的临时停留点,公交车站台对公交一族来说有着莫大的关系。

本来这个话题对有车一族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他们很少有机会体会风雨飘摇中等车的滋味。但是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有车的人还是少数,对广大以乘公交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市民而言,站台设计的和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想想你又没有被斜风吹来的雨打得防不胜防呢,是不是看到有的乘客为了避免把裤子溅湿而站在站台的坐位上呢?是不是这样?如果以后提倡环保少开车,那关系的人就更多了。
Oct 21
公交车话题之十:从“能听”到“善听”,还要“力行”

这几个月可谓是海口公交史上的多事之秋。从七八月份由33路车换大巴准备改线引发争议到十月份欲调整进入府城公交线路而引发更大争鸣,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这个过程中,网民的意见始终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虽然网民的意见是多方面的,态度也各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主流民意的意见不管是反对或是赞成,态度都是中肯的,都是建设性的,都是关心海口公交事业的,不管说立场、出发点也好,还是个人意愿也好,由此看这一群网民,他们都不是刁民,都不是无理取闹,这对部分对网民有偏见的官员来说,是对他们害怕网络民意态度进行转变的催化剂,对那些能够面对民意的官员来说,这更让他们感到欣慰。
Oct 21
昨晚有事到蓝天酒店附近看一个朋友,本打算11时前撤的,但是担误了一会,11时10分才出来,在酒点门口看了一辆大巴车经过,心里窃喜,不到11点半,应该后面还有车吧。

谁知抱着这个心态一直等了整整30分钟多也没见来一辆10路或33路车,而15路和38路倒来了共4辆,往相反方向的10路33路也有三辆左右。

我本可坐其他车,但是出于好奇 ,便索性等到底,开始有等车的乘客说,怕是没有了,有也只有11时半的了。而结果是是最坏的,连11时半的车也没有。当我从劳动路走到龙昆路,边走边观察,已是12时了,仍然没有这两辆车的踪影。这是来了19路车,到海师门口时,后面仍无这两路车过来,此时时间是12时15分后了,是否之后还有车过来,就不知道了。

近来公交改线多,调整后的时间表应该及时配上。等车时,有人提醒我看末班车时间,但是两个站台上都没有,只你根据以往经验和其他车辆作判断,如果是时间改动了而不及时在站台公告,那就是有关部门的不是了,如果是其他原因,那会是什么呢?
分页: 66/96 第一页 上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