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19
摄影之路:怀念少年初学时

搞摄影,曾是儿时的梦想。对它的兴趣要从上小学时说起,不过那时叫照相,而且是黑白的。小时的我还比较喜欢看书,但课外书比较少,有机会上街一定要去的是书店(那时从乡下到镇里都叫上街,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我到小镇上高中,再到书店卖的书里也有自己的作品后,没多久,因为求学离开了小镇)。那时书店少儿读物大多是些作文选、科普书之类,我买了一本关于摄影和暗房冲印方面的书回来阅读,学习摄影之路就从此迈开了脚步。

刚开始时,什么条件也没有,有本书看就不错了,也没有人教,并不清楚照片是怎样洗出来的。为了尝试,就翻箱倒柜找来父母亲年轻时黑白照片的底片,买来洗相的药水,按照说明书进行配制,然后把底片放在里面“冲洗”-----现在想来也有些好笑,底片是已经冲洗过的,是不需要再冲洗的!而且,底片本来有些损伤,这么一洗,底面上的胶片颗粒便被冲掉,留下一个只有片基的圆心亮点。
Dec 16
摄友漫谈:发挥废照片的作用

对经常摄影的朋友来说,手上有些看起来不够理想的“问题照片”并不希奇。不管是传统胶片时代,还是当今电数码时代,不管是刚接触摄影的新手还是高手中的高手,这都在所难免。而且步入数码时代以来,摄影器材普及,使得摄影活动成为一种大众活动,由殿堂走向民间,无论是就整体还是个人来说,数码相机的使用的增多,也同时带来了废片的增多。如果是以前的胶片时代,是不是废片,要等到洗出照片来才能知晓,而今拍完即可知效果好坏。在照片的挑选及保存过程中,拍时随手删照片和拍完后毫不留情的删除不满意的照片是家常便饭了,这虽然可以精挑细选出好照片,也节省存储空间,是有一定的必要,但是我个人以为,除了一些明显是失手拍的坏照片,其他只要尚有可取之处的,不妨留下,且听我说说自己的理由。

首先,从摄影纪实记史的角度来说,任何一张只要不是完全重复的照片,都有角度的不同,可以是张张皆是不同的照片,从史料价值上讲,每张照片都有其历史价值。照片再坏,有总比没有好,有一定照片积累的朋友在一段时间后搞回顾时经常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原来本不是拍的很为的照片,经过时间的洗礼,变得非常重要起来。尤其是那些本来拍的不多的照片,更是当作珍贵资料,谁也不会去嫌弃它的水平。如果有朋友不相信,不妨到那些历史较久的单位的荣誉室里看看他们的历史时就会发现这一点。
Dec 15
关于这段人体拍摄的几点想法

近来阳光岛组织了几次人体摄影,开辟了新的摄影题材,是可喜可贺的,这用我多说。然而比起许多专业摄影论坛,这方面的题材还只是个开始,远远不够,当然这与这个题材本身的敏感性和媒体对它的把握有所不同有一定的关系。既然此例已开,那其意义远不是阳光岛成立之初,大量转发人体照片可比的,二者质不同。粗粗想来,人体拍摄活动有几点成绩和不足。

成绩方面,首先是社区组织得不错,进展得很好,没有出什么差错和乱子。其次是大家对新的题材有了一定的接触,丰富了创作经验,为摄影水平的提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很多朋友出了不少好片。三是与模特公司合作,开此模式可取,既节省手续又减少麻烦。说的不到,大家补充。

而美中不足的是,模特准备得不是很好。首先是模特不够多。当然刚开始,要求有很多模特上场也是过份,但是几十百号人几次同时拍一个人,模特的表现力毕竟有限,使得片片不够丰富,质量有限。二是对模特的要求不够高。人体模特能够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材有身材当然好,但是在如果脸蛋不够,那么在身材和皮肤上则不能打折扣。人体摄影表现的是人体之健美,如果如果不健也不美,那还表现它干什么呢。此次所用之模特,感觉身材还过的去,但是皮肤有点不够光洁,我给模特公司提过建议,如果人选上没法解决,那么应该事先在作些弥补措施,例如,化点淡妆,涂点防晒油点,这样能够补充皮肤表现了不够的不足。还有模特最好有一定的舞蹈或者表演基础,要有较好的镜头感,很会来戏。如果模特先天不足,模特公司可不能只管用人,还得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包括摄影艺术,舞蹈艺术,影视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等,这样模特表现力很更加丰富,而且会显得有内涵。

近来有点忙,本想和摄友们早点交流下的,没有做,正好这次拍片,就用f发片之机说几句吧,说的不对的,请大家拍砖。
Dec 3
昨天(12月1日)下班的时候看了下天空,见西边月亮已上,奇怪的是上方还有两个星星一左一右,形成特有的双星伴月天像。可惜没带单反,只有傻瓜,想着赶紧上楼拿单反用架子拍吧,谁知上了楼不知什么事把这事给忘了。今晚看新闻时才记起,真是后悔的不得了!以后这种事可得注意了。
Nov 30
由海口启用新公交站牌说开去

看了昨天海南日报关于海口启用新公交站牌的报道,第一个感觉是太迟了!不是说它的形式更新,而是说它的内容。(相关报道:海口启用新公交站牌 实用、美观又易懂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08/11/30/010368917.shtml)


公交车线路调整有好长一段时间了,每次的调整之后,公交站点的站牌信息基本没有及时的更新,有的几月过去了,仍然使用的是调整前的线路,以至有的老乘客抱怨,只要出一段时间差,回来坐同一路公交车,到不了目的地,甚至南辕北辙!这不仅给乘客带来了不便,误事之外,也给司机增加了工作负担。

有线路改动的公交线路的司机大都有这样一种情况,上乘客上车就要问他到哪里?有时乘客不了解情况,还嫌他多事,其实司机是一番好意,以免乘客到不了目的地。而且的线路是必须问的,因为除了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外,线路的设计上本身容易让人误乘,而站台信息上却不一定及时给予详细的更新和公示。
分页: 64/96 第一页 上页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