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1
商旅报,是真的“倒下”还是蓄势重来

------说说我所知道的商旅报

一直都在关注商旅报的动向。关于它停刊的消息在第一时间里便有所耳闻,但是不忍传播,一来官方未正式宣布,二来也不想给并不景气的海南报界添乱。随着新年来临,市场上终于看不到商旅报的身影了,人们已经发现了这个事实,我想这时可以说说话了。

不是说所有的东西等到它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笔者不喜欢装模作样,挺它就是挺它。关注它是有道理的。从个人情感上讲,从刚来海南开始,最早接触到了两份报纸,一份《特区时报》,一份是《商旅报》。众所周知,商旅报落地之前,是在飞机上发行的,由于坐飞机来海南的缘因,自然较早的看到了它,虽然当时没有特别的在意。

踏上海南的土地后,没想到还真与它有缘。根据工作安排,笔者有幸加入到新闻工作者的行列,从事新闻工作,职业作品相当多的见诸商旅报上,其中还有不少头条和大块头。早在报纸落地改出日报之初,有的朋友还在笔者的耸踊下,加入到了商旅报员工的行列。于是不仅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了以后更多的联系。“非典”结束之后国内第一场较大的全国性赛事“中国警察汽车拉力赛”进入海南赛段时,笔者有幸跟队采访,并受一通讯社重托,负责发稿。重担在身,压力不小。然而让人欣慰的是,笔者抢先在各媒体之前把赛事的最终结果以电文报道了出去,而且在商旅报三亚记者站的关心下,笔者有幸利用到了他们的网络资源,把相关图片也于第一时间发了出去,完成了重托。
Dec 30
并非反弹琵琶:适者生存?滥用此话让人恶心!

自从生物学家达尔文等发现自然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后,这句话也被广泛引用于人类社会,成为经典名言,特别是后四个字更是被不少朋友挂在嘴边,成为开导、教育年轻人融入社会和工作生活环境的教条。这本意是好的,但对笔者来说,不知怎的,每当有人说起我就感到特别的恶心! 就像小姐一词,在中国过去,还不是一般人家能够使用的尊贵称呼,当代中国把它叫滥了,在有的地方再称呼一个正常职业女性会让人感到反感一样。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的恶心当然是有原因,而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对于“适者生存”一词的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的滥用。为什么说是滥用?就让我们来考查一下这八个字。首先,我们考查一下这八字规律的提出背景。正如本文开篇所说,这八字规律是生物学家在研究了自然界生物进化的进程总结出来的规律,研究的对象是生物界,不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比生物界要复杂的多。虽然人类早期的进化也是遵守这个规律的结果,但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他们的进化与生物有根本的不同,那就是最终具有了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了改造自然作用自然的能力。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这种能力越来越强,对自然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今世界资源环境气候几大问题正从反面印衬了人类的这种作用。人类成其为人后,这个规律作用的主体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果依然要用这个低级生物向高级生物进化的规律套用在人类身上,不仅事实上是不科学的,就是从感觉上说仍然把人类等同于一般生物来考察,这是对人类的贬低,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虽然自然界的许多法则与人类社会的法则有相通之处,人类可以借鉴自然法则,但是不能完全采用自然法则来管理人理人类社会。
Dec 23
“恋节情结”折射贫民心态-----有感于五指山红叶的开发利用

自海南五指山的红叶之美被摄影师和媒体宣传之后,红叶热开始升温。听说不少驴友心驰神往,不少岛内外游客已经先行一步,去领略五指山的红叶风情去了,为此还有的朋友不失时机地提出要办个“红叶节”!客观的说,这种业内的职业敏感和经济头脑是值得敬佩的,但是能不能办,办有多大的价值还是要作实事求事的分析。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大都源于一种传统文化和风俗,如春节,那是辞旧迎新,包含对过去一年收成的庆祝和对来年丰收的希望,要么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传说的纪念,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西方的传统节日也不外乎于此。而现代新定的盛大节日也多为庆祝和纪念,而且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同乐的意义。因此,要定立一个节日,或者要有传统文化内涵,或者具有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要具有一定广泛适应度。而五指山红叶虽然早就存在,但是有史以来,一直长在深闺人未识,外界并不知晓,历来文人墨客也鲜有吟诵,既无民间相关风俗,也无历史传说,虽然它对北方来说是冬天的奇观,像冬天的一把火暖人心,但是毕竟缺少文化底蕴,而办一个红叶节,显然要从文化角度切入,而五指山红叶显然难担重任。
Dec 22
从火车半票限高改制说起:还有多少旧制需要改革?

铁路部门最近宣布对儿童乘火车买半票的限高规章进行了改革,消息一公布,叫好者居多,对此作深入思考的也大有人在,笔者以为,毫无疑问,此举是值得肯定的,但欣慰之余仍有感美中不足:这个政策来已久,为什么现在才想到要改呢?由此再盘点盘点,又还有多少类似数十拾年不变的老规矩仍然在运行呢?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这样的老规矩多的去了,这是实话 ,因为建国几十年来,国家在一穷二白,百废待举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一个全新的社会,方方面面都没有什么经验可循,都得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边建设边完善,大大小小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都是从建国之初慢慢发展起来的,如果把这些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进行考察,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基本法律法规制度,它们具有相对长远的效应,需要较强的稳定性,需要修改也必须慎之又慎,第二种是一个时间里具体细化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它们有一定的临时性,过了那个历史时期,有的已不适应形势和时代需要就做了修改,有的则需要废除了。
Dec 22
省委组织部“赛场选马” 选副处干部新闻凸显部分官员官僚意识堪忧

又有省委组织部门招人的好新闻了。记得前段时间曾报道省委组织部选拔35岁以下副处干部的新闻,不少人就曾对组织部此举政策导向提出不同看法,而今天南海网上发表了《“赛场选马”选调副处级干部 海南用人破常规》(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08/12/22/010381081.shtml)这篇报道,立即有网友对些表示异议,笔者也想就此报道谈谈看法。


说话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我党在干部使用上长期以来已经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办法,这些政策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从每项政策所处的历史阶段看都是科学的。但是科学本身也是发展的,政策也需要与时俱进,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干部选拔上如何体现科学发展,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曲解和急功近利,哗众取宠。
分页: 63/96 第一页 上页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