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
创新是对自身和别人同时进行的不断超越
-------网友走市县活动的另类解读之一
最近由南海网组织的网友走市县第一站活动的举行在该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了不少网民的好评。实事求是的说,这个活动把网友从虚拟的空间推向了现实,把日常网友的自发的民间活动变成了与南海网官方相结合的官方组织行为,无论是就发挥网络作用来说还是对发挥网友的作用而言,这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也是一个极大的变化----当然这些都只能在南海网对自身进行纵向比较的范围里说的。
-------网友走市县活动的另类解读之一
最近由南海网组织的网友走市县第一站活动的举行在该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了不少网民的好评。实事求是的说,这个活动把网友从虚拟的空间推向了现实,把日常网友的自发的民间活动变成了与南海网官方相结合的官方组织行为,无论是就发挥网络作用来说还是对发挥网友的作用而言,这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也是一个极大的变化----当然这些都只能在南海网对自身进行纵向比较的范围里说的。
Mar
2
因为在南海网等发过几篇关于交通的文章,有文友把自己遇到的不快和困惑相告,要求写成文字,现遵照要求记录在此----------
都是海口公交不完善让我等穷人受气
常去南海大道凤凰花城前面办事,对我等没车之穷人,不坐公交车打的是没有实力的,而从原世纪茶艺这边出发过丘海大道却是多年的公交盲区,只有挤开往乡下的中巴车了。挤多了对这条线路很熟悉,一般上车给一元就行了,而有时给了钱后,售票员却硬要问到哪,就有点反感,好像要多坐他们的车似的。说实话,如果按照他们较真起来所说的规定,从琼山中巴站出发,过丘海大道得收两块,而我要下车的地方却有点特殊,正好在他们分段的地方,而且我这种情况的乘客还有汽车店的不少员工,不过灵活的售票员对这情况都能灵活对待,只要不是过了秀英路口也都不说什么。
今天可遇到了一个较真的,给她一元,她却追问到哪,我说了句,经常坐的,意思说是线路上的常客,不会少给占多大便宜,可能这个售票员真的没见过我,没明白我的意思,到了分段的地方就催我下车,正好我在世纪广场站上车后,过了两站上来过两个熟人,平时我本是到站下的,今天有熟人在前面不到一站的路口下,就说和他们一起下。谁知售票员说你和他们不同,他们后上!看来这人还不笨,既然知道变通,为何偏偏盯住我?司机也在帮腔了,说什么可以打电话查规定。平时真的对他们很客气,下车都要说声谢谢的,今天这么让我出丑,撕人面子,既然从站里出来,过了丘海路口要收两块,他们两个同是不在站里上车的过了丘海路口可以只收一块,那我也就忍不住回了句:你们要算那么清楚,那我也不是从站里出来的啊。意思你这分段收费要么坚持一刀切,要么特殊情况处理也要同样对待,不能凭个人感觉,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口舌之争。在熟人面前为一元钱跟他们费口舌,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的我感到很让人丢面子。
都是海口公交不完善让我等穷人受气
常去南海大道凤凰花城前面办事,对我等没车之穷人,不坐公交车打的是没有实力的,而从原世纪茶艺这边出发过丘海大道却是多年的公交盲区,只有挤开往乡下的中巴车了。挤多了对这条线路很熟悉,一般上车给一元就行了,而有时给了钱后,售票员却硬要问到哪,就有点反感,好像要多坐他们的车似的。说实话,如果按照他们较真起来所说的规定,从琼山中巴站出发,过丘海大道得收两块,而我要下车的地方却有点特殊,正好在他们分段的地方,而且我这种情况的乘客还有汽车店的不少员工,不过灵活的售票员对这情况都能灵活对待,只要不是过了秀英路口也都不说什么。
今天可遇到了一个较真的,给她一元,她却追问到哪,我说了句,经常坐的,意思说是线路上的常客,不会少给占多大便宜,可能这个售票员真的没见过我,没明白我的意思,到了分段的地方就催我下车,正好我在世纪广场站上车后,过了两站上来过两个熟人,平时我本是到站下的,今天有熟人在前面不到一站的路口下,就说和他们一起下。谁知售票员说你和他们不同,他们后上!看来这人还不笨,既然知道变通,为何偏偏盯住我?司机也在帮腔了,说什么可以打电话查规定。平时真的对他们很客气,下车都要说声谢谢的,今天这么让我出丑,撕人面子,既然从站里出来,过了丘海路口要收两块,他们两个同是不在站里上车的过了丘海路口可以只收一块,那我也就忍不住回了句:你们要算那么清楚,那我也不是从站里出来的啊。意思你这分段收费要么坚持一刀切,要么特殊情况处理也要同样对待,不能凭个人感觉,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口舌之争。在熟人面前为一元钱跟他们费口舌,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的我感到很让人丢面子。
Feb
26
让“证”成为矿工真正的“保命符”
又听说山西出矿难了,新闻让人心情很沉重。在中国,矿难事故可能属于多发性的灾难,比较常见,时而见诸媒体报道,而且每次经媒体报道的都不是小事,至于见惯了矿难,已经有点波澜不惊的记者们未予报道的事还有多少,就无从知晓了。矿难总是威胁着多少矿工的生命,也牵动着多少家庭的心,相信每个有爱心的人都不愿意经常耳闻目睹的。尽管如此,媒体里见的多了,另一个几乎与“矿难”一词曝光率一样很高的词出现了----就是很多事故在总结事故原因的时候总离不开的一个词:“无证经营”,或者“无证开采”。笔者现在真的是很怕听说有矿难,一听“无证经营”就更怕!
这词听的多了,同情之余,实在让人感觉特别的别扭,特别的烦,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证就是保命符,有证就不会发生矿难,有证就有安全,无证肯定有危险。果真如此吗?证的作用是什么?一般来说无非表示一种行政许可,代表合法经营,同时也是资质证明,说明有条件有能力进行开采。但是笔者认为,这还不够。证的发放应该与公司企业能否在保证安全上建章立制并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的规章和操作流程紧密挂钩,还要建立是否遵守安全生产规程的信誉体制,以此加强采矿等灾难多发、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力度,规范其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其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又听说山西出矿难了,新闻让人心情很沉重。在中国,矿难事故可能属于多发性的灾难,比较常见,时而见诸媒体报道,而且每次经媒体报道的都不是小事,至于见惯了矿难,已经有点波澜不惊的记者们未予报道的事还有多少,就无从知晓了。矿难总是威胁着多少矿工的生命,也牵动着多少家庭的心,相信每个有爱心的人都不愿意经常耳闻目睹的。尽管如此,媒体里见的多了,另一个几乎与“矿难”一词曝光率一样很高的词出现了----就是很多事故在总结事故原因的时候总离不开的一个词:“无证经营”,或者“无证开采”。笔者现在真的是很怕听说有矿难,一听“无证经营”就更怕!
这词听的多了,同情之余,实在让人感觉特别的别扭,特别的烦,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证就是保命符,有证就不会发生矿难,有证就有安全,无证肯定有危险。果真如此吗?证的作用是什么?一般来说无非表示一种行政许可,代表合法经营,同时也是资质证明,说明有条件有能力进行开采。但是笔者认为,这还不够。证的发放应该与公司企业能否在保证安全上建章立制并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的规章和操作流程紧密挂钩,还要建立是否遵守安全生产规程的信誉体制,以此加强采矿等灾难多发、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力度,规范其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其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Feb
25
商旅报网址何时打开成了特区报的网站?

最近心血来潮,想找曾经在《商旅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习惯性的打开电脑上网去查。当输入该报电子版的网址时,却惊奇地发现,打开的网页上特区报红色的报头赫然印入眼帘!开始以为是网址解析有问题,过了几天再打开它的网址,仍然是特区报的网站页面。再搜索网上关于商旅报的新闻网页,打开的却是特区报的新闻。众多搜索结果中网页名称是商旅报,有的依旧是商旅报的信息,有的则打不开了。网页笔者把这事和原商旅报的记者说了说,谁知对方也说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至于什么原因,他们并不清楚。

最近心血来潮,想找曾经在《商旅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习惯性的打开电脑上网去查。当输入该报电子版的网址时,却惊奇地发现,打开的网页上特区报红色的报头赫然印入眼帘!开始以为是网址解析有问题,过了几天再打开它的网址,仍然是特区报的网站页面。再搜索网上关于商旅报的新闻网页,打开的却是特区报的新闻。众多搜索结果中网页名称是商旅报,有的依旧是商旅报的信息,有的则打不开了。网页笔者把这事和原商旅报的记者说了说,谁知对方也说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至于什么原因,他们并不清楚。
Feb
25
慎言美誉,客观评价南海网网友走市县活动
在刚过去的双休日里,南海网组织十几名网友和网站记者一道进行网友走市县的采访活动,据闻第一站结束后网上好评如潮,记者的报道与网友文章以及网民热议交相辉映,那是相当的热闹。此举之前有所耳闻,但是以平常心在关注,不曾料想网上反应何等猛烈,晚上上网逛了一下,确实是搞的轰轰烈烈,这等好事,应该先道声可喜可贺!
此次活动的报道和贴子以及相关评论粗粗感受了一下,觉得写得不错,作为网友,不想对此妄加评论,只是想对自己以平常心看待此事和评论美誉此事谈点个人看法。首先,在笔者看来,在海南本地网络媒体组织以摄友为主的队伍走市县进行采风,与以往社区组织摄友进行采风如文化遗产保护日到宣德第采风等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一种以图片为主的纪实采风活动,从人员安排上看,队伍结构对摄友有所侧重,组织者对采风的考虑由此可见一斑。稍微不同的是有该网记者参加,而从网络传播的宽泛意义来说,实际上记者本身也是网友的一种,不过他们是负有专职,具有采访权而已。否则,这次采风活动真的只能叫采风,而不能冠以报道之名了。况且,笔者也留意了网友文章和图片发表的方式,目前看到的都是以贴文的形式出现的,并没有以南海网的名义以新闻报道或者专题的形式直接发到相关栏目,这与该网记者直接发报道和新华网海南频道以及人民网海南视窗等一贯的直接采用通讯员和网友投稿有很大的不同。同时,这种形式与传统媒体组织通讯员或者报友“小记者”进行采访之类的活动也没有什么不同,而通讯员之类采写的新闻尚能和记者联名刊发或者独立发表。总之,此次活动虽然名曰网友报道,实际上仍然是网友贴文,和以往的纪实活动没有区别。所以所谓网友报道只是对那些有采访权利的网络记者来说是报道了,而对大多数网友来说只是徒有其名了。
在刚过去的双休日里,南海网组织十几名网友和网站记者一道进行网友走市县的采访活动,据闻第一站结束后网上好评如潮,记者的报道与网友文章以及网民热议交相辉映,那是相当的热闹。此举之前有所耳闻,但是以平常心在关注,不曾料想网上反应何等猛烈,晚上上网逛了一下,确实是搞的轰轰烈烈,这等好事,应该先道声可喜可贺!
此次活动的报道和贴子以及相关评论粗粗感受了一下,觉得写得不错,作为网友,不想对此妄加评论,只是想对自己以平常心看待此事和评论美誉此事谈点个人看法。首先,在笔者看来,在海南本地网络媒体组织以摄友为主的队伍走市县进行采风,与以往社区组织摄友进行采风如文化遗产保护日到宣德第采风等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一种以图片为主的纪实采风活动,从人员安排上看,队伍结构对摄友有所侧重,组织者对采风的考虑由此可见一斑。稍微不同的是有该网记者参加,而从网络传播的宽泛意义来说,实际上记者本身也是网友的一种,不过他们是负有专职,具有采访权而已。否则,这次采风活动真的只能叫采风,而不能冠以报道之名了。况且,笔者也留意了网友文章和图片发表的方式,目前看到的都是以贴文的形式出现的,并没有以南海网的名义以新闻报道或者专题的形式直接发到相关栏目,这与该网记者直接发报道和新华网海南频道以及人民网海南视窗等一贯的直接采用通讯员和网友投稿有很大的不同。同时,这种形式与传统媒体组织通讯员或者报友“小记者”进行采访之类的活动也没有什么不同,而通讯员之类采写的新闻尚能和记者联名刊发或者独立发表。总之,此次活动虽然名曰网友报道,实际上仍然是网友贴文,和以往的纪实活动没有区别。所以所谓网友报道只是对那些有采访权利的网络记者来说是报道了,而对大多数网友来说只是徒有其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