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23
在海南听陈长芬讲座------从爆满到空座的思考

                                  布衣  水乡
今天的讲座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注定是要让他们失望的。这是一个安排在非常时段的讲座,平时的讲座都安排在周六上午进行,偶然的调整也一般在白天进行,除了个别带商业性的,没有在晚上举行的,这也许在海口市民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印象和习惯了,所以尽管需要领取门票才能进入,但是人们也通常认为那只是做样子,最终应该不会爆满的。

但是今晚陈长芬先生的讲座让这些人们“失算”了,尽管是领取了门票,但是待笔者一行进去时看到的景象却是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夹了座,有些是某商业学校的学生,在座位上还有几岁的小孩,但是平时摄影活动中熟悉的摄友的身影却不是多见,原因据说是实在没空或者搞错了时间或者手里没有票。

笔者注意到,这样一场大师级的讲座,从一开始,座位上就有不少男女开始了“三个女人一台戏”的窃窃私语,大师你讲你的,他们讲他们的,让边上的听众不知道要听谁的,大有分庭抗礼的架势。过道里的学生也是从一开始,男女生“说小话”就没停止过,周围的听众回头看他们表示抗议也无不起效果,也许这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习惯吧。

讲座进行到一定时间,就有人开始离座,特别是那些学生,更是陆陆续续三五成群有去无回,留下空空的凳子。陈先生讲座进行到90分钟时,宣布他的漫谈结束,听众中场休息,于是会场一下少了一半的人,座位上后面大都空荡荡的,这种情况在笔者所参加的讲座中是少有的。
Nov 19
到底是什么上线了
看到一篇新闻,是这样写的,新版海南地图今日正式上线,但是看正文,说的则是新版海南地图网的事,不是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应该是后者吧,但是地图=地图网吗?

附件:

新版海南地图今日正式上线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 2009-11-05 12:46 来源: 南海网 作者: 汪德芬



  新版海南地图今日上线
  南海网11月5消息(南海网记者汪德芬)11月5日,海南地图网宣布新版正式上线。
  据介绍,新版海南地图网将脱离单独的地图服务模式,与更多民生运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以地理位置查询为核心的生活搜索平台。新版的海南地图网将所有的生活信息,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组织起来,以海南上百万的网友做后盾,有尽百万笔商家信息和生活资讯,覆盖食、住、行,游、购、娱等领域,堪称最本地化的服务。海南地图网将成为我省网友、外地游客便捷查询的好帮手。


Tags: ,
Nov 9
参加摄影比赛请先确认版权

                            水乡  布衣

进入数码时代以来,摄影迅速由少数人的“奢侈”行为变成了大众日常活动,摄影图片也更多的进入寻常百姓家,这让大众广泛参与日益丰富的摄影比赛活动也成为现实。虽然强大的摄影群体成分是复杂的,但是对摄影人来说,能够在各种赛事中得到奖励和认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笔者很赞成通过比赛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摄影水平,获得一定的报酬,但是笔者更想借助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提醒各位摄友,在提交作品前对作品的版权要有清醒的认识,以免产生版权纠纷甚至因为获奖而惹来官司。

一般情况下,按照我国著作权规定,对摄影者个人来说,除非另有规定,作品的作者就是作品的版权所有者,可以放心的提交作品参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有几种情况就需要摄友们注意了。一是你的作品是和别人共同创意的成果,版权应该是归参与人共同所有,你要拿作品参赛需要与合作者事先商量好。二是摄影工作室和影楼摄影师的为顾客拍摄的作品,要弄清是否和顾客约定版权也因为商业交易而转移给了顾客。三是广大在机关、公司、企业、事业等单位工作的摄影人,要分清你的作品是不是职务作品。如果你的作品是拿公家的设备完成的,就得开始注意了,它有可能是职务作品,如果作品因为工作任务完成的,如媒体的摄影记者的任务作品,就得特别小心了,这基本可以确认是职务作品了,版权应该归你所在单位所有。四是单位或者朋友委托你拍摄的作品,这在摄友中也比较常见,这个单位或者那个美女请你为单位或者个人拍摄作品,不管人家有没有给你酬劳,如果你们事先约定了你不能随意使用作品,那么最好不要用来参赛了。五是如果你是代表一个组织或者法人按照人家的意志去完成的作品,像年鉴、画册啊,那版权也基本没你的份了,这样的作品也最好不要用来参加比赛了。六是蹭拍的作品,如果场景模特等都是别人安排的,而且又有版权约定的,你也拍了,即使拍的再好,还是留着自己欣赏吧。七是翻拍的作品,没什么好说的。八是别人的作品,没得商量,那绝对不要拿来参赛了(呵,虽是废话,但还是有人明知故犯,铤而走险)。

现在国内图片市场越来越繁荣,图片产业已经成为一种创意经济也越来越为人们重视,另一方面,人们的版权意识也在逐步增强,面对名利双收的强大诱惑,摄友啊,你可得把自己手中的照片掂量好了。要不啊,没获奖没事,你要获了奖,如果你的作品版权不清,那说不定马上有人来跟你理论了!091109晚
Nov 9
中文上网时代即将来临,网站网友们准备好了吗

据新华社10月30日从韩国首尔的报道说,我国从明年开始将使用类似“新华通讯社.中国”的全中文域名访问互联网了。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10月30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36次理事会上决定,互联网今后可使用中文、阿拉伯文和韩文等非拉丁字母文字注册域名。

对于这样一则消息,应该怎么解读呢?对于大多数网站和网民来说,也许中文域名还是一非常陌生的概念。目前互联网上发布的中文域名有两种,一种是中文国际域名,如:中文.com,一种是中文国内域名,如中国.cn,而这类中文域名目前对应的全中文域名有中文.公司,中文.网络,中文.中国(包括繁体),这些域名就是全中文域名了。目前中国虽然网民数量已达相当的规模,但是仍有很多人没有上过网,有很多人对网络网址感知仍然停留在英文传统域名上,国内网站对中文域名的使用也还不普遍,很多知名网站也没有注册自己的中文域名,甚至还没有使用中文域名的意识。
Oct 30
宁说“就”不说“又”

“就”和“又”是日常会话中常用的两个语气助词,虽然司空“听”惯,但是仔细琢起来,这两个字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有时因为用词不当,还成为造成不快的“罪魁祸首”。

譬如,人们最习惯的用法,是在某某做错了某事的时候,会有人说:“你怎么又做错了”,“你怎么又搞丢了”,而实际上他只是在某件事就错了这一次,东西也就丢了一次,但是责问的话里一但加上了“又”字,就让当事人感觉到自己好像经常犯错,经常丢东西,这会让当事感到非常难受,难免对你也心生反感。如果是好友或者不常来往的人,可能不会怎么在意,如果是领导对部属,就会让部属觉得领导苛刻,不讲理,对自己印象不好,如果是两个人在闹矛盾,可能会让矛盾升级。不管怎样,都会让人感觉说话的人为人刻薄,心中不快。而实际上说这话的人本来就是一句平常话,也许还是一句口头禅,这叫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如果造成了不良后果,你说冤不冤。

我的建议是,如果遇到这种场合你习惯了用个助词来加强语气,如果不是真要批评对方的话,首先最好考虑换种说话方式,如果非要这种“又。。。。。。”的方式,那么建议你改用“就。。。。。。”的语气,惊讶和不同程度责问的成份还在,但是指责人家反复出错的意味就没有了。试着在心里念念吧:你又弄错了!你乍(怎么)弄错了!你又搞丢了?你怎么搞丢了?你就搞丢了?味道还是有所不同吧!091029午
Tags: ,
分页: 46/95 第一页 上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