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6
中国武警网“被‘去武警化’待遇”之传媒意义思考

最近关于互联网管理的系列报道成为广大传媒学者关注的对象。在人们关注大事和非法网站的同时,一件并不涉黄涉非无法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个案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它就是民间一武警网站被要求“去武警化”一事。据了解,事情很简单:有关方面通过网监部门要求原中国武警网改名,不能使用“中国”二字,虽然名称用了多年了有点不舍,但是网站还是照办了,将“中国”改为“电子” ,因为这是有明确规定的。而有关方面仍不满意,继续要求去掉“武警”二字,网站方虽原则上要求出示法规条文后再改,但还是随即改名为“橄榄绿”,然而网站主域名等随后无原因无限期的无法访问网站。

笔者关注此事,那是因为这是中国互联网和传媒界尤其是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案例。从互联网及传媒来说,以最近发生的谷歌事件为代表,一些国家对中国互联网管理发出了质疑,我们是据理力争,予以反驳,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这场较量才能以谷歌低头我们赢了告一段落。但是关起门来说,我们对于互联网管理的方式方法是不是真的做的很完美了让人无懈可击了呢?不然。笔者并不反对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但是仅仅备案制度一项就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如网民所说,先备案,后办站,站都没有看怎么知道站合不合规定?所以不可避免又出现刚备了又被撤销的情况,网站主办者不知事出何因,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无疑是管理部门自己让自己陷入被动,如再次提交备案又给双方增加工作量。又如,一个接受备案的工信部网也是倍受诟病的,经常难以打开,验证码很难使用,这段时间还不能显示,查个备案都查不了。诸如此类问题,不一而足。
Jan 13
传媒观察:“网友×月×日海口电”系列报道与南海网“公民新闻”

1月11日,南海网隆重推出了“公民新闻”的网友写新闻栏目,从海南传媒的角度来看,无疑这是一款具有创意性很强的新闻栏目,是海南传媒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媒体步入电子时代,传统纸媒的垄断地位结束,其由来已久的地位开始受到电子媒体的影响。网络的普及,把人们带到传播学所称的“网广播”时代,网络的互动让人人当“记者”成为可能。而在电子媒体的即时性面前,传统媒体更是相形见拙,无论其怎么采取何种滚动出报的办法也始终无法追赶电子媒体的速度。如果说纸质媒体把缩短出版周期来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新鲜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报理念,但是如果想从速度上来与电子媒体PK,那显然是不自量力,拿自己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是不自量力的不明智之举。

互联网在电子媒体里不是最早的电子媒体,电子传媒当然不止网络,但是唯有网络才具有人人随时参与的互动性,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是传媒学者看到的传媒特质,也是通过人人成为“记者”来增强传播速度、广度的希望所在。所以从网广播的传媒学特质上说,南海网的“公民新闻”无疑只是网络功能的应用而已。而且根据目前海南网络媒体能够刊发自采新闻的权限来看,本地媒体只有南海网一家,“人民网海南视窗”和“新华网海南频道”以及“中新海南网”也有播发新闻的权限,但都是从他们的母媒体继承而来。像拥有天涯社区这种全球影响人气社区的“海南在线”都不具备这种权限,不能不让人喈叹。
Dec 28
这篇文章虽然有点长,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认真读一下,也许它没有什么文采,也不华丽,但是读了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到底谁更有专业精神?PK业已开始多时!

                                    ●水乡  布衣等

在这场质疑“最美海南”专业组作品不能代表海南“最美”和缺少海南元素的争论中,阳光岛的网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也让这场争论展现前所未有的激烈,不管外界怎么评价讨论的理论水准高低,对阳光岛,乃至对海南摄影界来说这都是一次多年沉寂后质的飞跃,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但是如果想把这场争论来个“拔苗助长”,理想主义地人为拔高为一场高深的学术理论之争也是不合适的。

众多网友为这场讨论的进行做出很多贡献,也为寻求海南之美尽了各自的力量。尽管在一些人看来,这种力量是微薄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事实证明群众的眼睛雪亮的,网友的努力是有效的。对讨论来说,我们当然允许不同的声音,但是我们看到个别不同的声音却以挑衅的口气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说事则是不负责任、不科学严谨的、缺乏诚意的态度。也有个别的声音欲后来居上,以傲视群伦的姿态欲引领潮流,其态度本身足以让人敬而远之,其过于理想的急切拔高之举也可能是事与愿违,结果难免变成孤芳自赏。

言归正传。有网友不是在讨论中提出了“草根”和“主流”、“非主流”和“主流”、“草根”和“非主流”与主流PK之说吗,鉴于整个赛事关于专业与业余的讨论也没停止过,笔者想先就这些说法谈点个人的见解。笔者在以前的贴子里说过,我们是不赞成在摄影领域分什么主流、非主流的,不管其他领域是不是都有这种分法。摄影界的成份本身是很复杂的,即使按照有的网友的主张,分为主流摄影师、非主流摄影师或者草根摄影师,这种分法是有问题的,有时甚至是和专业与业余之分相矛盾的。但是为了讨论的方便,姑且按照这种说话来进行表述。
Dec 25
“工作人员”低调现身社区 态度温和中肯受称赞

(网友12月25日海口文)持续多天的对“最美海南”赛事的质疑一直没有官方出面正面回应的局面稍微有了些改变。昨日,网友在南海网“阳光岛”社区相关贴子的回复中看到,有个名叫“工作人员”的ID开始对网友的主要质疑问题做适当的解释。当有网友问怎么确认他是不是工作人员时,“工作人员”的态度表现很诚恳,网友表示,凭这种态度,可以想信。也有网友认为“工作人员”早就应该站出来了。
此前,官方一直未就网友的质疑出面回应,仅仅有一社区编辑在封杀某违规ID时顺带就赛事做过简单回应。另有两个被网友认定有赛事相关人员“马甲”之嫌的ID发贴,因其言论具有挑衅意味,让网友大为不满。

据查,目前“工作人员”作出过的代表性回复有:
Dec 25
网友指业余组一银奖照片是PS作品和涉嫌盗用
  (网友12月25日海口文)网友质疑“最美海南”获奖作品又有新发现,“天涯浪客”和“网幽”分别指业余组银奖照片《椰风海韵》是PS作品和涉嫌盗用。
   “天涯浪客”指出,业余组银奖照片《椰风海韵》椰树的边缘,很多地方很明显的退底不净,PS非常明显。“网幽”则先说出他的重大发现:最美海南业余组银奖《椰风海韵》应不是原创作品,继而经过将近1小时查找搜索,终于找到了《椰风海韵》的实际拍摄地点是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英文名简称Tobago,网友为之哗然。(布衣 水乡)
  相关链接:
   http://nanhai.hinews.cn/thread-1846684-1-1.html
   http://nanhai.hinews.cn/thread-1846902-1-1.html
   http://nanhai.hinews.cn/thread-1846971-1-1.html
分页: 41/96 第一页 上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