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1
警察有权没收记者证!?---《大海之南》演唱会花絮快报

刚听一朋友从现场打来电话说,他和一批摄友报名参加今天晚上举行的《大海之南》演唱会拍摄活动,结果自己没进去成,连负责领取证件的摄友也给轰了出来。

据悉,《法制时报》的一位记者可以见证,他亲眼看到自己这位朋友遇到了麻烦,以为这位(联系大家的)朋友没有票,就给了他一张,却没想到竟然是证件给没收了!

电话说,演出时间快到了,还有摄友因堵车还没赶到,这位联系人进去后站在台阶上等人,手里刚给摄友领的几个证一拿出来就给门口的警察给没收了,而且本人也给“请”了出去。!警察盘问:你是记者吗,怎么这么多记者证?联系人再三解释说自己是某社区参加拍摄活动的,在等人,也无济于事,警察边赶人边说,你不用拍了,还对门口查票的武警等人叫道,所有的记者证没收!

据了解,警察没收证件的原因是他们认为里面有人拿证件给外外面的人进来。但是有摄友质疑:即便如此,人家是否从别人手里倒腾记者证,你有没有抓到证据?你不承认所有的记者证,你有没有这个权利?即便是抓到有人在倒腾证件,你也只能控制人家多持的证件不外流,怎么能够质疑和取消当事人的证件和临时拍摄权?谁给的权利?(警衔警号就不提了)

本人从媒体介获悉,这种记者证属于场地记者证,是各种活动现场使用的最有效的临时证件之一,和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并不一样。

Dec 5
海南旅游摄影本土意识何时觉醒
---------有感于中国影像网海南开站

中国影像网海南开站宣告又一内地摄影产业在海南网络领域抢滩登陆成功,同时也标志着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内地专门摄影网站开始了朝海南进军的新征程。

抛开本地网站已有的摄影版不论,此前,除了各大媒体门户网站的地方版块开设的摄影版块外,以蜂鸟网和中关村在线为代表的一些专业摄影网站和商业网站附带摄影论坛也已经开设了海南版块,作为全国性拓展用户的需要,这些版块的开设行为本身没有特别之处。

然而时过境迁,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推出前后,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开始盯上了海南旅游及摄影网站的市场,我们惊喜地发现,网络上先后推出了“嗨海南”、“国际旅游(岛)摄影网”、“随拍中国”、“海南岛国际旅游网”、“中华旅游摄影网”、“儋州摄影网”等一批网站或版块,这应该是海南旅游和摄影界的喜事,说明海南旅游越来越受世人瞩目了。
Dec 1
11月27日,一起看完56界高尔夫世界杯比赛,趁时间早,就挑了几张照片想传给中国图片总汇,谁知从晚上8时多传到9时多,一张都没传成,到后来,一张两张的传,终于在10时前传上了几张,但是无法忍受这种速度,就不再上传,已传的部分不知道如此处置,就想给值班编辑一个信,主要是告知传片不顺,恰好手机上只存了王社长的电话,就发了个短信,忙其他事去了。后来才发现,王社长回了电话,而且第二天见我没回电话下午又来了电话。他很关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并指定专人和我联系,以求获得彻底地解决,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非常令人感动,让我觉得过意不去,值得媒体内外的各行各业学习!在此致敬!
Nov 20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千里求缘求的是什么

因为喜欢步行的缘故,得以有机会多次在路边看到“千里求缘”i、“真情求助”之类的广告。内容基本都是夫家家财万贯,自己貌美如花,但是丈夫不能生育,为做一完整女人,高酬借种生子。情况果真如此吗?

广告中对男方的素质要求还挺高的,但只要选中,就预付几十万的诚意金,对男人来说,这是看似天掉馅饼的大好事。虽然随着社会宽容度、开放程度的提高,不能生育的夫妇私下求种的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是这种所谓千里求缘的事却与普通人家因为不想付高额人工助孕费用的情况截然不同。想想既然是家财万贯,从正常渠道利用高科技手段怀孕并非难事,不仅文明安全,而且费用远远不到数十万之巨,又何必如此折腾?

这种小广告大多出现在相对比较偏僻但是行人能够经过的街道立柱上,而这些地方大多为生活水平处于社会底层的成年人出入之所,在这里招揽高素质的男人从机率上说可能性也小多了,只怕难遂其愿。但是广告张贴者偏要选择这些地方,恐怕不是担心城管清查,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吧,但是到底是何人所为,意欲何为,我等平常百姓无从得知。

为避免出现涉嫌诈骗的事发生,希望有关部门好好查查,若果真求缘求子,也得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进行,倘若出于非法目的,当严厉打击,维护社会文明、和谐。

(110908前构思,111120中午完成)
Nov 19
跳了龙门不跳农门是进步还是无奈?

据10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2011年南京农大不迁户口的新生中,半数来自农村,于是,为何跳了龙门却不跳农门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众所周知,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城市在农民眼中一直都是天堂般的世界。但是中国的户籍制度成了人们自由迁移做城里人的最大障碍,以至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数十年中,城市仍然是城外人向往的居所和天堂。而今却有一部分人跳出龙门而不跳出农门,这让习惯跳龙门就是跳农门的人们颇感意外和不解,也在情理之中。

诚然,谁不想过上优越多彩的生活,谁不想生活的环境美好安逸?如果跳农门能够带来优越的生活,那如果谁说不想,恐怕谁都难以相信。虽然划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并非古今通用做法,跳龙门和跳农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过去包括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基本上可以这样列出两个算式:跳出龙门=拥有优越的生活,跳出农门=拥有优越的生活。因此,在世人的传统观念里,谁有能力不跳谁是傻瓜。

但是当这些等式不成立或者难以成立时,别说不跳农门的人大有人在,就是选择不跳龙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南京农大的现象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那么这种现象的出现,到底意味着社会的进步还是人们的无奈?
Tags: , ,
分页: 28/96 第一页 上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