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12
洪志功:心灵湿地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4月

作者编者:洪志功

作者介绍:洪志功 一位身残志坚人士,虽然疾病缠身二十年,但仍热爱文学,坚持不懈写作,为广大读者带来了好的作品。

内容介绍:地球需要湿地,蓄积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毒物,人的心灵其实也需要一块栖息的湿地,积蓄力量,安静思考,在生活的喧嚣中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让自己常能看见最真的自己。

目录摘要:
第一章:身心悟语  
1篇:不要否定自己
2篇: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3篇:永远的生命之音
等等共计16篇
第二章:青春励言
1篇:别对自己说不可能
2篇:苦难是一种馈赠
3篇:用日记留下生命之痕
等等共计32篇
第三章:世事有感  
1篇:爱的伤害
2篇:膨胀的欲望
3篇:最痛惜的死亡
等等共计21篇
第四章:学人做人
1篇:暗事儿别跟着做
2篇:黑暗中的跋涉
3篇:身教更胜言传
等等共计33篇
May 26

初饮冷泡茶 不指定

admin , 00:22 , 生活杂记 , 评论(54) , 引用(0) , 阅读(4108) , Via 本站原创
初饮冷泡茶
在朋友处晚饭后,一起到海边散步看夕阳海景。
天色将晚正欲回去,无意间见一群姑娘在沙滩围在一起席地而坐。走近一看,原来是他们在席子上一字排摆了一套茶具,看来她们是要这里品茶了。
我们随口说了一句,我们也要喝茶,本来是句玩笑话,谁知姑娘们很乐意,盛请邀请我们坐下,一同品茶。
姑娘们的茶道吸引了几名外国游客驻足观看。我们边聊边观察,渐渐看出这茶和平时的功夫茶有所不同:不用会水泡茶。一问才知这叫冷泡茶,只需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即可泡制,茶叶来自台湾。除去用开水冲泡的环节不同外,其他程序和平时所用热茶的茶道大致相同。
一会,茶泡好,小妹用灵巧的手一一向我们奉茶,闻之,清香扑鼻,饮之,清甜凉爽,好似凉饮,却又保持有茶的韵味。小饮几口,两颊生香,沁人心脾。原来,凉泡茶也如此美味!更妙的是,不仅茶美,这群热心茶道的姑娘们也和这茶一样可人呵。
回家,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冷泡茶的介绍,原来有不少好处:一是留茶叶中的「儿茶素」、「茶多酚」等物质,有效促进肠胃蠕动清除宿便,对于瘦身及防癌有非常的功效。二是茶叶冷泡后可减少茶丹宁酸释出,饮用时可减少苦涩味,增加茶的口感。三是冷泡的茶叶因人体体温较茶汤高,带着香味分子的酮类会在茶汤到达口腔后才逐渐挥发起来更香味更浓盈满整个口腔,喉韵也更浓重。冷泡可降低茶汤咖啡因含量,可减缓对胃的刺激,因此敏感体质或胃弱者均适合饮用。四是茶叶在常温及低温中,内含物质会以十分缓慢的速度释出,带甜味的氨基酸分子会先溶出,其他有益成分像是儿茶素跟茶多酚,冷泡茶一样也不缺。而冷水中,比较不易释出苦涩来源的茶碱,咖啡因含量据研究是热泡的四分之三以下,所以较不伤胃,也较不影响睡眠。据说降血压以及尿酸还特别有效。
今天真不虚此行!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7223.htm
(140525晚)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29
因为优秀,所以孤独
——读《传媒散论》有感

收到宏伟赠与我的《传媒散论》一书,倍感意外与吃惊----昔日的战友不觉间超越了自己,竟走得如此之远。这让我惭愧之余,更多了一份对宏伟的敬意。
敬意,源自于他的勤奋、执著、优秀和淡然。
Mar 17
梦呓:马航失联是不是一场游戏?

马航失联的时间一天天过去,虽然不断有新的消息传来,但是随着种种解体、坠毁的可能性被排除,失联事件本身变得越来越诡异和不可思议,当然这对相关国家特别是乘客家属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第七天马政府发布了飞机可能折返的的信息,让本来或许已经绝望的他们开始燃起了新的希望。虽然不论是被劫持还是机上发生了其他变故,都不是什么幸运的好事,但是比起灾难性的事故来,这种生的可能已是不可奢求的万幸了。
在人们的普遍关切声中,有一种可能虽然因为大胆而同样显得不可思议,但是结合事件发生以来,马方公布的失联时间上的疑点和马方对相关信息公布的不及时、不透明,甚至表现出支支吾吾,似乎有意掩盖什么,人们有理由设想:马航失联是不是受某种力量左右的一场游戏?这场游戏的大致情节是,某力量指定某些人或直接拉笼机上工作人员,在南海上空精心导演一场失联的恐怖剧,给世界制造一种“空难”或“劫持”的假象,在以种种事先设计的手段瞒天过海骗过世人后,他们让飞机按照事件设定但是人们不会注意的航线消失在世界的视野中,把飞机藏在某个地方等待游戏结束。
而此时,世界的目光和相关国家的力量则被这种力量牵引着,人们被牵着鼻子一会搜索空中,一会搜索海上,一会检测油污,一会检查疑似漂浮物。当一种游戏玩够后,这种力量又慢慢释放出一种种信息,的同时,引导人们继续往别的更难搜索的地方玩去……同时,还伴随今天机长家属搬家明天又予以否认、机长有无可能自杀等迷雾,让大家趣不减,这样直到把大家玩得筋疲力尽了,某种力量正坐在舒适的房子里看着大家忙忙碌碌的样子,端着咖啡满意地笑了: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中!如果你们能够找到,是你们的幸运,如果找不到,到时我公布被我找到了再不迟。不过,功劳是我的!而你们的应对事件的能耐和底细我都清楚了,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大家想想,有没有这种可能呢。你们看,现在中国已经动用9艘艇和10颗卫星了,有26个国家参与了这场从太平洋到印度样的大搜索活动,相关国家在国际道义面前不遗余力,拿出自家最大的力量来维护人间道义,却不需某种力量多花一个子,多说一句话,这是何等的高明啊!这样的一种高人,到底会是谁呢?他们在玩这个游戏的同时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游戏呢,下一步还有什么游戏呢?如果是这样,陪他们玩游戏的人们是及时撤出还是考虑怎么把这场场游戏玩得更有价值呢?
这只是一种看似天花夜谭的猜想或梦呓,但绝不是恶搞,认为无趣的人们请不要误会,我们都是希望飞机平安的。如果你要骂,那你得先告诉我,飞机到底在哪儿呢?

(140317晚)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Mar 15


从都市建制恢弘的孔庙到乡村简朴的宗族祠堂,从石村石宅石楼到黎村的船形茅草泥房;从丝绸之路上的瓷器到“破天荒”的进士牌匾,从深宅大院精美的窗花到名人故居的雕梁斗拱;从醒目的牌楼到多彩的照壁,从崖城的青砖石基到海南第一楼的琉璃碧瓦;从海口、文昌老街历经沧桑的骑楼到见证人世悲欢离合的古井古塔古墓古墙古炮台,从千年中和古镇的颓败到万年一瞬的火山记忆;从公仔戏到人偶剧,从渔民的俚语到书院的延绵不断的书声;从妈祖到洗夫人,从苏东坡到海瑞……本土众多的古建筑古意盎然,散发着历史的芬芳,流淌着文化的气息,传承着民族的人文精神,也成了摄影师镜的下的娇宠。

最近,海南省图书馆展出了这样一批体现海南古建筑人文风貌的摄影作品。这场由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海南省图书馆、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等主办,海南省各市县摄影协会承办的摄影展受到了广大摄影爱好者、旅游爱好者和海南本土旅游文化资源研究者的关注和欢迎,注定要在海南摄影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场展览共展出作品89幅,其中包含关于火山风貌的《万年一瞬》专题展大画幅作品37幅。题材基本涵盖了海南省境内各个市县目前已被发现的重要古民居。其中,从题材所涉地域来看,数量以海口居多。从作者看,共有包括“天涯浪客”、“天涯广角镜”等数十名擅长和执著于民俗题材的知名摄影师参加了展览。可以说是,不论是从民居题材上考察,还是从大画幅作品上审视,这都是本土民俗人文摄影作品和摄影师实力一次全面展示和大阅兵。

题材的性质决定了这些作品基本上都采用了纪实的手法。摄影师表现民居的摄影技术成熟,视角丰富,角度不一。仰视,引起人们对古迹的景仰之情;俯视,全面展示古迹的全貌;平视,引导人们静静地伫立、观察和思考;广角和特写等突破人眼的视力局限,给人以震憾,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单幅作品,颇费匠心,独具一格;长卷,宏观展示,气象非凡;组照,翔实全目,用心良苦……“那中和古镇苏东坡曾经到过的宋代古城还是那样雄伟和完整,那府城海瑞曾经迈过的古城墙的断垣依然遗存如旧,那些中凝结了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古塔更呈现出多彩的美感。那一幅幅雕刻精美的寓意吉祥的窗花,散发着古朴而隽永的文化气息,那一樽樽屹立百年而不倒的牌坊多像乡村开启的通向文明的窗口,更象乡村打量世界的不眠之眼,看尽沧海桑田、世态炎凉。”(引自《海南古民居·古建筑》摄影展前言)

特别是11位摄影师用银盐等记录的大画幅摄影作品,为人们展示了一万三千年前今广东、海南、广西沿雷州半岛、北部湾海域一带火山爆发后,炽热的岩浆凝固成的地质风貌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景观。“独特的地域环境孕育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斑驳陆离的石道石碑石屋,静谧安详,飘渺着汉唐明清至今的传说。拙朴神秘的古庙神仙,灵动鲜活,流淌着源远流长的人性。自然的原生态、文化的原生态,淳朴的村人,便宛如这漫山遍野的花果斑斓万千。绿肥红瘦多彩的世界被摄影师们用大画幅胶片和玻璃湿板染成了黑白灰,一幅幅摄影作品记录的是现实的光影,表达的却是对生态、生存、生命的敬重。”(引自《万年一瞬》展览前言)这些作品有的通过传统胶片大画幅座机拍摄,有的通过传统的湿版工艺拍摄、制作,有的通过自己手工打制(DIY)的大画幅数码后背相座机拍摄,展示了摄影人对摄影的痴迷、精益求精和对传统技法的坚守,更显得难能可贵。

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需要精神沐浴,文艺工作者更需要从历史中寻找启示,从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活力。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欣赏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不仅具有宣传海南文化的作用,也具有进行景点导游的功能。在现场,笔者随机采访了一名认真欣赏、拍摄的观众,一位土生土长的海南女士,她表示,虽然自己到过海南很多地方,但是看过展览后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甚至不知道,她忙着把这些地方用手机拍摄下来带回去给儿子欣赏,希望以后能够去实地参观。

有的作品还具有抢救性纪录的意义,同时也引发了对文物保护的思考。如琼海蔡家大院,后来遭到盗挖,而之前的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较为原始的完整纪录,但是古迹知名后,伴随而来的保护问题也应该提前提醒有关部门重视,及时加强保护措施。又如以中和镇为代表的一些老街,许多老建筑每天都在趋向残破,正在慢慢消失,一些历史名人的故居也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修缮,有关部门和民间力量都应该尽早采取行动进行保护性开发。否则,原本留存不多的历史珍迹和人文旅游资源很多都会永远地消失了!

在明朝之前,虽然有过十二岁便以织机为题吟出“山河大地作织机”扬名科场,才华横溢却成为道士并开创道教南宗最后不知所终而让历代文人骚客感叹不已的白玉蟾,但海南一直被习惯性地认为游离在中原文化的边缘,直到朱元璋独具一格地把海南称为介于仙凡之间人间仙境般的“南溟奇甸”,海南才真正为更多的世人关注,并渐渐融入中原文化,从此人才辈出。但时至今日,艺术界“中心与边缘”的忧虑仍然存在,而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等能够抓住海南省古建筑这一既体现海南历史文化特色、展示海南在保存古建筑上的优势,又能融入内地文化艺术潮流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这是一件造福海南的盛事,必将促进海南与内地、海南与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让海南的文化艺术传播得更远。

透过这些作品,笔者眼前涌的是一个个风尘仆仆、行色匆匆,穿街走巷,寻寻觅觅,时而蹙眉时而欢笑的身影,从中也足以看出这些摄影师对海南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勤奋创作、宣传海南所付出的辛劳,也看到了展览的承办者辛勤布展特别是民俗摄影协会等年来致力于民俗文化挖掘整理所付出的努力,对他们这种纪录和传播本土影像文化的壮举和无私奉献,市民有理由致以由衷的敬意。当然,这还是个美好的开始,笔者期待,以后这样的展览会更多些,题材更广些,专题更多更深更专些,表现手法更丰富些,喜欢本土文化的摄影师更多些、队伍的力量更大更强些!作为一个海口市民,一名摄影爱好者,笔者也期待在全国性、国际性的古建筑摄影大赛、大展中也能够看到海南古建筑的风采!(海南省南海文化影像学术交流中心)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分页: 13/95 第一页 上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