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4
详细解读为何“左手礼”为误解
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习大大一个左手示意的手势被网民截图并在网上为流传,引起广泛的关注。
浏览发现,最早的相关舆论是质疑习大大为何用左手敬礼,引发网民在微信圈大量转发。随后,微博马上出现了解释:“习总书记亲切地向官兵打招呼,当官兵在其左侧时,他用右手打招呼;当官兵在其右侧时,他用左手打招呼,是对官兵的尊重。”(@书相满心)这个说法被网友点赞,称来得及时并且合理。
同时,又有网友大秀中华传统文化:习总书记为什么左手敬礼?解释一一“吉事尚左,凶事尚右”(《道德经》),七十周年纪念庆典为吉事,所以用左手为宜。打仗作战以及军事活动被定义为凶事,一般右手敬礼。
网友还提出了另外一说——《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天道,也是人间正道,习总按照中国古代传统“天道尚左,左为贵”,举左手敬礼,应该有深刻含义。注意了没有,今天习大大敬礼一直用左手,最后用了右手: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习大大这是先礼后兵的暗示啊!
此二说似乎很有善意,也有传统文化气息,与佛教以左手为净手异曲同工,充满正能量,但让人遗憾的是,仔细观看录像,人们不难发现:一是所谓左手礼确实只是小幅度招手示意的动作而已,而且央视的解说也明确告知是招手示意。二是用哪只手并无深意,视现场受阅部队的现场位置而定——在身左侧用右手,在身右侧用左手。
从直播画面可以看到,阅兵式上受阅官兵在街道一侧就位,从天安门出发到返回,习主席要两次经过受阅部队。第一次经过部队时,部队在其左侧,习主席使用阅兵语言与官兵互动,无任何手势。第二次经过部队,是在从阅兵路线折返点返回之后,此时部队在其右侧,习主席不需再使用阅兵语言,而改用手势致意,自然要用左手,而且从生活习惯和常识来说也只能用左手,除非他向右转身。尤为关键的是,整个过程他并非只用左手,而且也用右手——就在即将返回天安门城楼时,他的左右都有观礼人员,这时他改用右手招手示意,而且时而转身向其右侧观礼人员招手示意,招手幅度较大。由此可见,以上出现的几种解释中,微博上@书香满心的解释相对比较靠谱。(以下两图分别展示习主席是在回程上“左右开弓”示意,微信题图为转身用右手招手示意。)
同时,众所周知,军人以右手举手礼为日常军礼(右手伤残等特殊情况下才用左手),习主席虽贵为军委主席,但并不是军人,一般而言,他是不用敬礼的。而且身为军委主席,用哪只手敬礼的常识和在着非正式军装时敬不敬礼的规定,他不会不懂。他也不是老兵,不会存在无意识敬礼的职业习惯。此外,从技术角度而言,敬礼须用中指微贴太阳穴,他的招手动作也够不上敬礼的技术要求。后来又有网友贴出了建国60周年时胡主席敬礼的照片,纵观历次阅兵,非军人出身的军委主席对前来报告的阅兵指挥回以军礼,而且明显可以看出其敬礼姿势是很正式的,并未伴随阅兵的整个过程,这应该是个临时自由决定的特例,无可比性和参照性。相反,如果习主席这次也要行军礼,那么他该怎么使用举手礼呢?请看他身后陪同的总指挥,他在第一次经过部队始终回以军礼,而第二次经过部队时不再行军礼。习主席若是行军礼,情形也应该和他一样,不会恰好相反吧。由此也可反证“左手礼”解读为误读。(以下两图分别是显示陪同阅兵的军队指挥人员是如何行礼的:去程敬礼,回程不敬。)
因此,可以充分地得出结论:习主席根本就不是在敬军礼,这个所谓“左手礼”就是很简单招手示意动作而已,即使文人墨客提出再有讲究的说法,也只能是牵强附会的解读,丝毫改变不了招手示意的事实。人们不必过度解读,牵强附会反而会引来不必要炒作。而网民所发图片只是“断章取义”——从连续的招手动作中截了一个角度类似敬礼的招手画面罢了。其动机可能确实出于对相关常识知之甚少又不愿深入了解情况而心存疑惑,或者只是想逗逗乐子,无意中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虽不一定出于恶意,但还是值得注意的。如果确系有人以此制造舆论,想误导网民,影响阅兵的氛围,就更需认真应对了。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关注,科学应对,不能因为善意而纵容,以免授人以柄,更不能疏忽大意,影响阅兵大局。(图片截自视频)
担心的事开始出现了
正如昨天上午在文章中分析所料,对左手礼的过度解读今天遭到批评了。 这里转两条微信:
之一
斯大林读了高尔基的《少女与死神》一书后批示:这本书写得比歌德的《浮士德》还要强有力,爱情战胜死亡。约(瑟夫)·斯大林。按苏联当时的规定,凡斯大林写的东西,除应保密者外,都要及时公之于世,让党政军民认真学习。这个批示自然也不能例外。然而,斯大林批语中的“爱情”一词末尾却少了一个字母。为此,有关人员手足无措,谁也不敢改动领袖的东西,谁也不敢去询问斯大林本人。当时有两位教授为此专门在《真理报》撰文展开论证:“世界上存在着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爱情以及健康新生的无产阶级爱情,两个爱情截然不同,拼写岂能一样?”文章清样出来后,编辑为防万一,决定还是让斯大林过目一下。斯大林读后,立马又作了一个批示:“笨蛋,此系笔误!约·斯大林。”
之二
阅兵上,习以左手行礼,有文人才子引《道德经》阐释,头头是道,结果被《人民日报》打脸,可谓典型的马屁拍到马腿了。细思之,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养育出的迂腐与奴性。中国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就是为权威做诠释,为帝王考证道统。这正是我警惕中国文化的原因——非不美,实有毒。
对于微信中的批评意见,请读者审慎参考,明辨是非。笔者引用此二微信,不表示本人赞同,仅以此证明上述文章预判的参考价值,并些许感到自豪:在人民日报辟谣之前,自己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习大大一个左手示意的手势被网民截图并在网上为流传,引起广泛的关注。
浏览发现,最早的相关舆论是质疑习大大为何用左手敬礼,引发网民在微信圈大量转发。随后,微博马上出现了解释:“习总书记亲切地向官兵打招呼,当官兵在其左侧时,他用右手打招呼;当官兵在其右侧时,他用左手打招呼,是对官兵的尊重。”(@书相满心)这个说法被网友点赞,称来得及时并且合理。
同时,又有网友大秀中华传统文化:习总书记为什么左手敬礼?解释一一“吉事尚左,凶事尚右”(《道德经》),七十周年纪念庆典为吉事,所以用左手为宜。打仗作战以及军事活动被定义为凶事,一般右手敬礼。
网友还提出了另外一说——《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天道,也是人间正道,习总按照中国古代传统“天道尚左,左为贵”,举左手敬礼,应该有深刻含义。注意了没有,今天习大大敬礼一直用左手,最后用了右手: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习大大这是先礼后兵的暗示啊!
此二说似乎很有善意,也有传统文化气息,与佛教以左手为净手异曲同工,充满正能量,但让人遗憾的是,仔细观看录像,人们不难发现:一是所谓左手礼确实只是小幅度招手示意的动作而已,而且央视的解说也明确告知是招手示意。二是用哪只手并无深意,视现场受阅部队的现场位置而定——在身左侧用右手,在身右侧用左手。
从直播画面可以看到,阅兵式上受阅官兵在街道一侧就位,从天安门出发到返回,习主席要两次经过受阅部队。第一次经过部队时,部队在其左侧,习主席使用阅兵语言与官兵互动,无任何手势。第二次经过部队,是在从阅兵路线折返点返回之后,此时部队在其右侧,习主席不需再使用阅兵语言,而改用手势致意,自然要用左手,而且从生活习惯和常识来说也只能用左手,除非他向右转身。尤为关键的是,整个过程他并非只用左手,而且也用右手——就在即将返回天安门城楼时,他的左右都有观礼人员,这时他改用右手招手示意,而且时而转身向其右侧观礼人员招手示意,招手幅度较大。由此可见,以上出现的几种解释中,微博上@书香满心的解释相对比较靠谱。(以下两图分别展示习主席是在回程上“左右开弓”示意,微信题图为转身用右手招手示意。)
同时,众所周知,军人以右手举手礼为日常军礼(右手伤残等特殊情况下才用左手),习主席虽贵为军委主席,但并不是军人,一般而言,他是不用敬礼的。而且身为军委主席,用哪只手敬礼的常识和在着非正式军装时敬不敬礼的规定,他不会不懂。他也不是老兵,不会存在无意识敬礼的职业习惯。此外,从技术角度而言,敬礼须用中指微贴太阳穴,他的招手动作也够不上敬礼的技术要求。后来又有网友贴出了建国60周年时胡主席敬礼的照片,纵观历次阅兵,非军人出身的军委主席对前来报告的阅兵指挥回以军礼,而且明显可以看出其敬礼姿势是很正式的,并未伴随阅兵的整个过程,这应该是个临时自由决定的特例,无可比性和参照性。相反,如果习主席这次也要行军礼,那么他该怎么使用举手礼呢?请看他身后陪同的总指挥,他在第一次经过部队始终回以军礼,而第二次经过部队时不再行军礼。习主席若是行军礼,情形也应该和他一样,不会恰好相反吧。由此也可反证“左手礼”解读为误读。(以下两图分别是显示陪同阅兵的军队指挥人员是如何行礼的:去程敬礼,回程不敬。)
因此,可以充分地得出结论:习主席根本就不是在敬军礼,这个所谓“左手礼”就是很简单招手示意动作而已,即使文人墨客提出再有讲究的说法,也只能是牵强附会的解读,丝毫改变不了招手示意的事实。人们不必过度解读,牵强附会反而会引来不必要炒作。而网民所发图片只是“断章取义”——从连续的招手动作中截了一个角度类似敬礼的招手画面罢了。其动机可能确实出于对相关常识知之甚少又不愿深入了解情况而心存疑惑,或者只是想逗逗乐子,无意中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虽不一定出于恶意,但还是值得注意的。如果确系有人以此制造舆论,想误导网民,影响阅兵的氛围,就更需认真应对了。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关注,科学应对,不能因为善意而纵容,以免授人以柄,更不能疏忽大意,影响阅兵大局。(图片截自视频)
担心的事开始出现了
正如昨天上午在文章中分析所料,对左手礼的过度解读今天遭到批评了。 这里转两条微信:
之一
斯大林读了高尔基的《少女与死神》一书后批示:这本书写得比歌德的《浮士德》还要强有力,爱情战胜死亡。约(瑟夫)·斯大林。按苏联当时的规定,凡斯大林写的东西,除应保密者外,都要及时公之于世,让党政军民认真学习。这个批示自然也不能例外。然而,斯大林批语中的“爱情”一词末尾却少了一个字母。为此,有关人员手足无措,谁也不敢改动领袖的东西,谁也不敢去询问斯大林本人。当时有两位教授为此专门在《真理报》撰文展开论证:“世界上存在着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爱情以及健康新生的无产阶级爱情,两个爱情截然不同,拼写岂能一样?”文章清样出来后,编辑为防万一,决定还是让斯大林过目一下。斯大林读后,立马又作了一个批示:“笨蛋,此系笔误!约·斯大林。”
之二
阅兵上,习以左手行礼,有文人才子引《道德经》阐释,头头是道,结果被《人民日报》打脸,可谓典型的马屁拍到马腿了。细思之,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养育出的迂腐与奴性。中国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就是为权威做诠释,为帝王考证道统。这正是我警惕中国文化的原因——非不美,实有毒。
对于微信中的批评意见,请读者审慎参考,明辨是非。笔者引用此二微信,不表示本人赞同,仅以此证明上述文章预判的参考价值,并些许感到自豪:在人民日报辟谣之前,自己做了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