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11
重拾热情和乐业精神
----保洁工阿珠给我们的启示

某日向老板请示工作,老板突然问我:我们这里你最佩服谁?我一时语塞,没有答上。又过几日,有事再请示老板,我接着上次的话题说,如果一定要找个我佩服的人,倒真有一个,这个人就是保洁班的班长阿珠。“阿珠?”老板沉吟片刻,似乎颇感惊讶,却又给我补充了一件关于她不小心打坏杯子又自觉赔偿的轶事。
除了老板惊讶,我这话还会有人不信。这不奇怪,按常理,时下百姓眼里工作体面、收入颇丰的一名传媒工作者说最佩服一个保洁工的确让人感到有些言不由衷,至少有故作清高之嫌。但是各位看官你先别急,且听我把理由一一道来。
说实话,阿珠家境欠佳。依世俗之见,她作为一名保洁员,生活于社会的底层,收入低,工作也不“体面”,遑论什么社会地位。但是,她没有自卑,反而拥有两样当今社会稀缺的东西:一是热情,二是乐业(包含了乐观)。在我看来,此二者胜过任何权势和财富。
换而言之,热情和乐业实际上指的是做人做事的态度和准则。做人做事是每个人步入社会必须面临的两件大事,却又是人们立身于世必须解决好的基本问题。此二者虽然事关芸芸众生,却又非谁都能如庖丁解牛般把握得游刃有余。而阿珠却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以阿珠为镜,反观我们自身,身边的一些现象着实让人汗颜。论做人,表情冷漠,相向而行陌如路人者有之,而且据反映此种现在年轻人中更为多见;别人忙碌,自己袖手旁观,甚至想看别人笑话者有之。论做事,好高骛远不屑做基础工作者有之;想呆机关视基层为“流放之地”没有出头之日者有之;眼睛死盯建功立业、出名挂号快的工作,不安心做服务保障工作者有之;得到了“位子”不珍惜机会努力工作,反而总觉得组织和领导亏待了自己者有之……虽是少数,不能不察。
阿珠的这种品质如果放诸社会则显得更为难得。改革开放阔步前行,难免泥沙俱下,社会急剧转型,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激烈碰撞,传统价值观难免遭受扭曲或被颠覆,不良社会风气在人不知不觉间会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一部分地方一部人逐渐迷失了自我,逐渐被物化。这就是当今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现代化实现了,人却不见了。但面对冲击,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冲倒而随波逐流,总会有很多的人会坚守自己的生活理念和情操,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像保洁工阿珠,像电视剧《长白山下我的家》的女主人公。
我们更应像阿珠那样热情、乐业,并进一步挖掘她的更多优秀品质,努力发扬之,力争超越她。我们是人,是人就要社会化,做人就要与人为善,追求和谐的社会生活。如果我们是公务人员,是公务人员就应热情地对待百姓,包括身边的同事,就要重视自己的岗位,爱业、敬业、乐业,为之奉献。如果我们是共产党人,就更应有更高的觉悟和更高的追求,把建立共产党人的同志情谊和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的崇高追求化为日常的行动。如果我们是公仆队伍,更应该热情待人,乐于奉献,凝心凝力,共建小康伟业,早日实现“中国梦”。
勿庸讳言,面对少数不良现象,阿珠不会没有遇到误解的眼光,不会没有听到闲言碎语,但是她依然是那样的热情地对待每一个人,不管他是老板,还是与自己没任何利益关系的小员工;依然那样地敬业、爱业、乐业,就像哨兵珍视他脚下的三尺岗台,就像老农精心呵护他的每一株秧苗。扪心自问,在社会看来,“有身份”的我们,是否能做到阿珠这样心神宁静淡泊,为人友善、热情、乐观,做事自觉负责、乐于职守?
当然,人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像做到像阿珠一样的热情,但是至少应该让自己有颗热情的心。人所处的环境也有不同,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乐业的境界,但也应该把乐业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就乐业而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确是马克思主义的目标之一,社会也应该努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是现阶段在任何一个机关、企业、团体,要想事事绝对公正、事事人人满意绝无可能。在尽可能满足人们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多的时候工作、岗位要服从整体、全局的要求,就像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生产线的每一道工序必须服从整个生产流程的需要。明白了这些,我们没有理由嫌弃、厌倦当前可能并不让人满意的工作,即使真的不是自己最喜欢做的、最擅长做的,但也要敬业爱业乐业,“守土有责”,也要陈列就列,在其位,谋其政,谋好政,然后才能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如果有了这种工作理念,有了“镙丝钉”精神,在每一个岗位上我们都能觉得生活很美好,心中会涌动着不竭的热情,会觉得每一个同志都很友善可爱,值得珍视,每一个岗位都会有自己能够为之乐于职守的工作,你以前“心仪”的工作机会说不定会悄然而至。到那时,说不定你会舍不得离开你现在的岗位。如果你到了心爱的岗位,相信你会更为出色。
而阿珠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保洁工,她的热情一定源于她心地善良,善待每一个人,没有过多的功利,她的乐业一定源于她内心的乐观、充实、知足。甚至,无论是热情和乐业都还源于她满足于现在拥有的一切而有一颗常怀感恩的心!而这一点也更是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我们很多人极为欠缺的! 阿珠的这些品质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充实的!
更加重要的是,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就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你对工作的感觉就是你对生活的感觉。实际上,大家都明白,物质贫乏的家庭和社会,人们的幸福感不一定就低,像“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毕竟曾经是中华大地广大人民的生活写照。虽然获得更多的物质和金钱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但是拥有了充足的物质和金钱也未必就幸福了,反思而今央视一句“你幸福吗”会引起那么多的反弹也就能说明问题。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如果我们都拥有阿珠这样的热情和乐业精神,我们的生活幸福感将大为增强!
写到这里,回想老板也曾问我“你觉得比阿珠幸福吗”的问题,我应该理直气壮地坦承,阿珠比我幸福!阿珠的生活也理应比我更加有幸福感。阿珠这样一个充满热情、乐业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她以自己热爱生活和工作的真实人生态度赢得人们对她的尊重,人们也理应对她尊敬。在阿珠面前,我只有尊敬和惭愧。所以,新年文艺晚会那天,当阿珠第一次作为主唱和她所在的保洁工、水电工、厨师团队登上舞台唱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旋律时,我鼓掌的双手特别用力,虽然她发音并不标准,但听起来很动听。我相信,这歌声一定发自她的内心,一如她的热情、她的乐业。
就让我们每个人都重新找回和呵护好自己的热情和乐业精神吧!

Apr 11
老板,我的佩服是真的
----漫谈保洁工阿珠的乐业与热情

一日得空闲坐品茗,老板突然问我:我们这里你最佩服谁?我愣住了,一时还真难以找出一个合适的人来,只好说,人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佩服的地方。又过几日,因事请示老板,我接着上次的话题说,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我佩服的人,倒真有一个,这个人就是保洁班的班长阿珠。老板将信将疑地逗我:你的佩服是假的吧,更多的恐怕是同情?我笑而不驳,心里却在说:老板,我的佩服是真的,信不信由你!
其实,不管老板信不信,一个众人眼里的工作体面、收入颇丰的传媒工作者说最佩服一个保洁工确实让人感到有些言不由衷,要么是故作清高,要么是说话太不着调。要我说,我这话一点都不离谱,也没有故作清高的份。对阿珠的认可,确是发自内心的,理由我可以慢慢道来。
阿珠作为一名保洁员,在社会看来,她处于社会的底层,收入不高,工作也算不上体面,遑论什么社会地位。但是,她有几样当今社会稀缺的东西:一是乐业,二是热情。在我看来,此二者胜过任何权势和财富。
现代社会,物质发展已极度丰富,但是世界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是,现代化实现了,人却不见了。这不是我个人的什么新理论,而是十年前在岳麓山下求学时,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女士的丈夫林治平先生在他的讲座里提出的论断,我深以为然,“中毒”不浅。
一个受物欲和拜金主义思潮冲击的社会,免不了有的地方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传统的价值取向被颠覆,即使不少有识之士极力抗争,但是不良社会风气冲击主流价值观在所难免,并不知不觉间会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面对冲击,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冲倒而随波逐流,总会有一部分人会坚守自己的生活理念和情操,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像保洁工阿珠,像电视剧《长白山下我的家》的女主人公。不过他们要学会正确看待身边的变化:原本正确的东西成为另类,歪风邪气招摇过市并似乎不可一世。
我想阿珠不会没有遇到误解的眼光,不会没有听到闲言碎语,但是她依然是那样的热情地对待每一个人,不管他是老板,还是与自己没任何利益关系的小员工;依然那样地敬业、爱业、乐业,就像哨兵珍视他脚下的三尺岗台,就像老农精心呵护他的每一株秧苗。
反观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好高骛远不屑做基础工作者有之,想做机关兵视基层为“流放之地”没有出头之日者有之,眼睛死盯出名挂号建功立业快的中心工作不安心做服务保障工作者有之,得到了“位子”不珍惜机会努力工作反而总觉得组织和领导亏待了自己者有之……
虽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要全面发展,社会应该努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是,现阶段在任何一个机关、企业、团体,要想事事绝对公正、事事人人满意绝无可能。在尽可能满足人们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多的时候工作、岗位要服从整体、全局的要求,就像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生产线的每一道工序必须服从整个生产流程的需要。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没有理由嫌弃、厌倦当前可能并不让人满意的工作,即使真的不是自己最喜欢做的、最擅长做的,但也要敬业爱业乐业,“守土有责”,也要陈列就列,在其位,谋其政,谋好政,然后才能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如果有了这种工作理念,有了“镙丝钉”精神,每一个岗位都会有你能够乐业的工作,你以前“心仪”的工作机会说不定会悄然而至。到那时,说不定你会舍不得离开你现在的岗位。如果你到了心爱的岗位,相信你会更为出色。
而阿珠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保洁工,她的乐业一定源于她内心的乐观、充实、知足,她的热情源于她心地善良,善待每一个人,没有过多的功利,甚至无论是乐业和热情都还源于她满足于现在拥有的一切而有一颗常怀感恩的心!
那日,老板还曾问我,你觉得比阿珠幸福吗?我说,未必。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你觉得自己幸福就幸福了,古人所谓“知足常乐”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物质贫乏的家庭和社会,人们的幸福感不一定就低,像“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毕竟曾经是中华大地广大人民的生活写照。虽然获得更多的物质和金钱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但是拥有了充足的物质和金钱也未必就幸福了,反思而今央视一句“你幸福吗”会引起那么多的反弹也就能说明问题。
---但是说这些和乐业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而且很紧密。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就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你对工作的感觉就是你对生活的感觉。
阿珠这样一个乐业、热情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她以自己热爱生活和工作的真实人生态度赢得人们对她的尊重,人们理应对她尊敬,她并需要别人的同情,同情只能是对她的不敬!
我想,这些道理对于一个接近我父辈年龄的睿智老板来说,他不会不懂的,他一定是在调侃我。因为那天我说出阿珠的名字,老板竟然也给我说起了阿珠的一则轶事:有一次,她到老板房间做卫生,不小心把一个杯子打破了。其实对一个大单位来说,日常维护中出点小差错没有什么,谁知她很自责,没有掩盖自己的过错,而是马上自己掏钱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杯子补上!
写到这里,回想老板问我“你觉得比阿珠幸福吗”的问题,我应该理直气壮地坦承,阿珠比我幸福!阿珠的生活也理应比我更加有幸福感。在阿珠面前,我只有尊敬和惭愧。她的这些品质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充实的!祝福阿珠!
所以,新年文艺晚会那天,当阿珠第一次作为主唱和她所在的保洁工、水电工、厨师团队登上舞台唱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旋律时,我鼓掌的双手特别用力,虽然她发音并不标准,但听起来很动听。我相信,这歌声一定发自她的内心,一如她的乐业、她的热情。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