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10
对待人才要学屠岸贾的“慧眼”和气量

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赵氏孤儿案》今晚大结局了。这部长达41集的片子虽占去了我几乎一个月的晚上时光,但是我乐此不疲。刚开始时,这部片子并未对我产生多大的吸引力,我也并未觉得这部片子有多精彩,因为我看过这个题材的电影,觉得电视剧不会有什么新意,同时也对这么一个充满残酷的沉重题材不忍重读。但是它能够在我的这种心理状态下逐渐吸引我,而且吸引了全家,这本身说明了它是一部成功的巨制。题外话就不用我这个外行多说了,还是说道说道一下屠岸贾这位枭雄式人物对人才的态度吧。

按照正史的观点,勿庸置疑,屠岸贾这个人物无论是在剧中还是在历史上,都是一个遗臭万年的反面角色。但是评价一个人,我们不能简单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绝对论方式。何况,屠氏是一个一点也不简单的重要人物,更何况,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一部成功的电视剧在刻划和表现人物时必须以能够充分表现人物丰富的性格特征为己任。应该说,在这一点上,《赵氏孤儿案》是相当成功的。也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即使这么一位反面角色,我们也应该客观的看待他人生各个方面。譬如,若抛开正义与邪恶之辩,他对人才的智慧和气量,就值得可圈可点。

不能不承认,剧中屠岸贾在识才上是独具“慧眼”的,对人才的包容也是气量非凡的。在看透人心,把握时局等问题上,屠岸贾是一等一的高手。换一句话说,就是这样一个在此种能力上也自负不已的奸诈人物,即使有到满等门客的支持,他仍然在与程婴的无形过招中频频居于下风。众人都以为程婴不过是一介医匠,不可能有高超的政治智慧,不足为惧。屠岸贾虽不能完全猜透程婴的心思,但是他能够力排众议,从种种迹象甚至蛛丝马迹中觉察到程婴的过人之处,这已非常人能所为,也非常人能够理解。所谓高手是寂寞的,原因大概也在这里吧。

屠岸贾的特点中,他对人才包容的气量也是另一个非常人所能及的地方。像程婴这样一个令他伤透了脑筋,搅了他很多局的小小医匠,这么一个他人生中最潜在也最现实、最危险也最可怕的对手,他竟然可以容忍他享受门客的待遇,在府中白吃白喝了19年,还能够经常在一起把酒过招,却没有因其危险欲杀之而后快。即使在真相大白之后,他仍不想杀程婴,还能在把酒临风中极力掩饰内心的紧张与之谈笑风生,坦诚自己的险恶阴谋。这不仅需要足够的容人之量,还需具备非凡的惜才之心。这也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个历史人物杨修,他也是个人才,也遇到了一代枭雄,但是他遇到的是没有容人之量的曹操,命运就大相径庭了。

不管历史上真实的屠岸贾是不是这样,也不管该剧的编剧和导演是否刻意营造了人情味并突出了屠岸贾的这种优点,剧中人物屠岸贾对人才的态度确实值得人们思考和借鉴。反观我们的身边,身为领导干部,不能识人善用者有之,妒才嫉能压制人才者有之,求全责备者有之,钉着缺点的树木不放不见优点的森林者有之,以一己之好恶分出亲疏远近者有之,甚至打击报复给人穿小鞋者有之,恶意中伤诋毁人才者也有之。如此种种,虽非普遍,但是危害至深。正如片中所说,杀了一个忠心的赵朔,无数忠臣弃国而去。若未善一个人才,受伤的绝非一个人,其他人才会“敬”而远之。

屠岸贾虽然识才、惜才,但是他最终众叛亲离,问题坏就坏在他的心术不正上。倘若我们各行各业都能够学得并超越他识才之力、惜才之心,用在人间正道上,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何愁不成?“中国梦”早日实现有何难哉?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