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8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人生的散文  散文般的人生
-----读海南残疾女作家钟惠散文集《我和我追逐的梦》有感

由于机缘巧合,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国家文化出版社今年出版的《我和我追逐的梦》一书最早的读者之一。昨天,我在琼海停留的时候,联系了文友“寻找永恒”,她在QQ里兴奋地告诉我,钟惠姐的书出版了!随后我上网找到钟惠,她向我证实了这一好消息,并告诉我,样书前天才拿到!

钟惠也是我在网友写新闻栏目网友座谈活动时认识的,《我和我追逐的梦》是她的第一本散文集。初识她时,只感觉她的行为与常人有些不同,但是没有多想,也没有多问。今天 “寻找永恒”一早赶来我落脚的酒店给我送书的时候,我问到钟惠在哪工作,才得知她是残联的一位宣传工作者。这让我想起初次见面时感觉到她的与常人不同之处或许仅仅只是因为她手脚方面有些不便,谁曾想她竟是一位脑瘫患者!又谁曾想,一位脑瘫患者竟然能写出这么一本优美的散文集!须知,脑瘫患者本身就存在语言上的障碍!或许我不该在此提到应该属于她隐私和伤心之处的东西,但当我读到她的后记时,只能如此表示我的震惊和敬佩之情。

她是常人,却又不是平常人。作为社会一员,她也曾经为自己的身体疾病而痛苦、烦恼、自卑,受人嘲笑。作一名脑瘫患者,她却凭借自己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艺术的执著追求,克服了语言障碍,十几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勤于笔耕,不仅从17岁起就在媒体上发表作品,而且还发展到出版散文作品集。然而正如她说,写作是一件苦差事,家人看到她为写作而疲备,而消瘦,曾经劝她放弃,她自已也曾对镜愁白发,但是她决不轻言放弃。在她心里,“倘若让我就此放弃写作,那便等同于让我舍弃自己的性命”(《后记》)!写作,可以让她活得更加充实、更加自信,更有尊严,为了自己的人生能更精彩,更有滋味,也许她是在数着新生的白发而为自己加油鼓劲。可以想象,她这样的一种身体状况,一个字一个字爬格子时有多么的艰难,有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无论有多么艰难,她克服了,路有多么难走,她挺过来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寸光阴一寸金。她成功了,她以自己的成功生动地为世人诠释了这一至理名言。

也许,只有经历了苦难的人,才能更加体会到人间真情的滋味,也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被爱的幸福和助人的快乐。钟惠品尝过受人嘲弄的滋味,也受过屡次投稿失败的打击,但是她越挫越勇,屡败屡战,苦难之于她的意义无非是增加了她人生的历练,充实了她的人生,丰富了她创作的题材,提高了她写作的水平。所以她珍惜苦难、珍惜快乐、珍惜友情,热心奉献。这些质朴的情感也都洋溢在她这本饱含她生命全部感受和体验的作品中,让人感动,发人深思,令人陶醉。帮她圆出书梦的“贵人”----陈宙先生在该书的序言里这样说道,“她创作的散文在我读来,就像是在解读她人生的密码,一次次让人回味,让人感动”。

令人感动的还不止这些。琼海人杰地灵,作为红色娘子军的故乡,作为海南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琼海人才辈出,钟惠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她文学上的收获也只是琼海市重视发展文化艺术的一个缩影。我欣喜地看到,在她的周围,还有一个热心文艺、潜心艺术的群体,有官员,有教师,有学生,他们新老交融,以文友相称,实不多见。我早两年也曾惊叹于在琼海这样一个县级市,活跃着一个热爱摄影艺术的团队,还惊叹于在海南摄影界多年沉寂后琼海市委能够率先打破沉寂,运用摄影图片的力量来宣传和发展本地的旅游业!钟惠既非个案,钟惠和众多艺术爱好者的涌现也绝非偶然!

可能有人会说,我说这么多,却不论及她的作品,无非只是把她当作一名值得同情的弱者另眼相看,是不是她作品的质量和水准一般,无精彩可言?我要说的是,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就错了。我的震惊、感动与敬佩不仅缘于她是曾是弱者,也在于即使作为常人,她的追求、奋斗和成功也是令同龄人汗颜的。她的散文不仅写得多,而且情感真实朴实,文字也是非常优美的。她用自己的心写作,写身边的人,写自己的生活,表现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呵护,对美好家园的赞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学生时代的作品直抒胸臆,像《我爱我的外婆》、《和平鸽飞翔的天空》,而渐渐成熟的作品或细腻清新,像《暗恋的花朵》,或充满哲思,像《生命的滋味》。

我迫不及待地翻阅着这百来篇散文,虽然来不及读完所有篇目,但我已能分明感觉到她内心的优美旋律。孩童时代上体育课的情景“让二十年后的我回望起来,仍感觉一股暖流或是一种幸福在心间游荡”(《第一支获奖钢笔》),少女情窦初开时“在那个青涩季节里所发生的一切故事,就仿若我不经意俯头望见楼窗外那条缠绕石榴树的青藤上有一朵小小的粉红花蕾”(《暗恋的花朵》),遭遇人生低谷时她从文学作品中寻回自信,感到“拥有独立人格并可以自尊、自爱、自立、自信的女性,即使是一株野百合,也会有自己的骄傲,也会找到自己永远的春天”(《〈简•爱〉帮我重拾自信》)……散文,是她诠释人生的方式,人生,在她的笔下,就如同散文一样优美。

试想,在纯文学越来越难以生存的今天,在充满物欲,崇拜金钱的社会,她又何等的特立独行,她的作品是何等的清新隽永,充满灵动! 作为几近同龄的文友,我更能理解、体会她的真情实感,并乐意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热爱生活的朋友,就让我们来认真读读她的散文吧。
(120518午初稿,晚上修改完善)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