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16
贪腐年轻化暴露片面追求干部年轻化弊端
----从海南“杰出青年”肖明辉被“好处费”撂倒说开去

    新华社10月14日报道,32岁的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局原副局长肖明辉近日落马,又闻,据海口市检察院统计,近5年来,查办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职务犯罪占立案总人数的38.5%,我们在为海南整治腐败又出战果叫好的同时,从时有所闻的年轻干部贪腐落马反映出的贪腐年轻化倾向和干部年轻化问题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在新中国历史上,由于建国之初老干部多的客观实情和论资排辈观念的影响,干部队伍老化是我们一度面临的严重问题,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呼声也日趋强烈,为此,党和政府顺应民意打破传统观念,大力改革,大胆使用使用年轻干部,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逐渐走上了领导岗位,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
     然而,勿庸讳言,在追求干部年轻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片面追求年轻化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唯年轻是图,忽视发挥中年干部的重要作用和临近退休老干部的余热。有的地方一说搞年轻化,中年干部就靠边站,35岁就等于退休的状况一度成为中年干部不得不面临的窘境,老干部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往往成为勤杂人员或者提前进入退休状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本身是思想和工作方法不科学、不成熟的表现,更重要的是闲置了一批年富力强有经验的中老年干部。人才资源的浪费其实是最大的浪费,是对党和国家,对干部的不负责任。
     面对沿袭已久的干部队伍老化状况和论资排辈的观念,大胆改革,使用年轻干部,让一批批年轻人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和工作热情本身是对的,而置中老年干部特别是中年干部于一边和论资排辈让年轻人靠边站同样都是不可取的,是十分有害的。年轻化不只是年龄结构上年轻人的绝对比例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更在于在干部队伍结构中,针对不同性质和要求的岗位,干部年龄的相对年轻,在于老、中、青干部形成合理的梯次,环环相扣,青黄相接。年轻人有思想、有干劲,有热情,但他们需要锻炼,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一些基层的岗位,特别是一些技术性岗位和需要闯劲、需要开拓的岗位,应该多让年轻人上,可以让中老年干部在一边乐观其成,发挥引导和把关作用是必须的。而一些需要经验,需要长期积累的岗位,还得由有充分积累的优秀中年干部来担当主责,同时吸收老干部的经验和才干。
    而肖明辉案本身就暴露出年轻人缺乏历练的问题,更提醒我们在年轻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让年轻干部“跳跃式”、“跨越式”发展。谢明中等众多案例都证明,很多进步快的年轻干部,尤其是从团干成长起来的干部,由于其缺少磨炼,一帆风顺,虽然职务上提得快,出问题也出得快,以至政治生涯如同昙花一现,即使有才干也因此废了。事非经过不知难,拔苗助长的结果只能是他们办事眼高手低,心智和定力、修养等跟不上职务升迁的变化,在职位越高监督越难的环境中,在私欲、诱惑和不良风气面前把握不住自己也就在所难免了。
    国家培养一个干部的代价是很大的,而一个干部的倒下,不仅要反思其自身的问题,也要审视他所在环境的人事制度、监督机制和同事及领导的责任!唯其如此,才不至于悲剧接二连三发生。追踪此案的经过,发现这位基本属于80后的副局长的落马,暴露的问题,还不仅仅在于他成长的顺利和任职的年轻,缺乏历练,也还真暴露了有关部门对干部队伍思想状况把握不准和对干部考察、管理的失职。肖明辉案查处时他从科员提为副局长还不到两年,也就是说在2010年10月前,他还不是副局长的时候,早在2007年他就已在打捞取“好处费”的算盘,并且得逞,而这个年龄正是他一个硕士研究生刚刚步入公务员岗位不久的时间,为何刚刚参加工作时他的不法行为没有及时发现并得到制止和挽救?为何到5年后才发现他的问题?为何他在“打算盘”的同时还能头顶多个“杰出青年”的耀眼光环而在歧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可以追问,招考公务员的时候,对报考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考察是不是有力?
    同时,他这种不择手段的急功近利也反应了社会上不良思潮对年轻人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培养高学历人才的高校,在肖明辉的贪腐案中,其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也难辞且咎。尤为令人担忧的是,经常在基层来往的朋友不难发现,本地县乡一级政府部门的干部平时就存在一种攀比置房置产,把很多心思放在过度物欲的追求上,而不肯在工作多花功夫的不良现象,这确实是肖明辉案抛给海南省各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又一个值得长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qiongtai   琼台思想博客原创)       (121016)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