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17
2011年最新问候语:你买盐了吗

见面问“你吃了吗”是中国人多少年来习惯了的问候语,可是在2011年的3月17日这天,这句习语被人们置换成了另一句话:“你买盐了吗?”

就是在16日,一股抢盐“疯”潮开始在江浙一带迅速扩散,影响竟深入内地乡村,波及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海南岛。这不得不令人震惊,也不由得让人想起非典初期国人抢购板蓝根的狂潮,让人不免心生忧惧。为了避免正常的生活用盐不受到影响,   日晚上,知悉消息的家人也不得不在第一时间通知亲友做好应对准备。但是经过一夜的“化酵”,海口这边人们已经“疯”了,大润发等超市面前排起了长长的买盐队伍。家人在第二天早上买菜时候仅仅买到了一包盐,并且听说一些商店的盐价开始疯涨,一元一包的盐上午涨到了5元,下午已涨到10元以上,甚至有的地方还有涨得更离谱的。

一时间,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网上网下,见面电话的话题都似乎离不开盐,“你买盐了吗”成了新的问候语。

据闻,人们抢盐的原因主要是两种:一是担心以后盐受到辐射污染,于是提前储备,二是相信盐能防辐射,就像当年相信板蓝根能够预防非典一样。尽管后来媒体出来声明日本核问题不会对中国造成影响,但是人们的第一种心理还是可以理解的,而后者则是不清楚科学道理使然。在从众心理甚至别有用心者的鼓动下,抢盐“疯潮”难以避免。

但是不管怎么是什么原因,政府在抢盐“疯潮”的形成演变过程中,宣传解释工作出现了严重的滞后情况。很多媒体的报道说盐供应充足,大家不必紧张,却不解释盐会不会受污染,能不能防辐射,等于是默认大家的抢盐心理,这无助于缓解人们的紧张心理和抢盐劲头。抢盐“疯潮”的快速扩散,与网络QQ、手机短信等现代快捷通讯方式有重要的关系,人们自觉不自觉间卷入了这场“疯”波,再次创造了一个让国际诧异的奇闻:日本地震,中国人疯了!而后,这场“疯”波被迅速证明是个天大的笑话,中国人抢盐成为国际笑柄。

“疯潮”的扩散得益于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而有识之士也自觉利用它们来予以反击,经过多方努力,“疯潮”得以迅速消散。但是观其整个过程,政府有关部门却没有及时地利用这些手段来予以澄清事实,稳定人心,别说QQ等强大的即时聊天上没有官方的身影,就连手机短信这些为国企掌握的通讯资源也没有见到被用来传递一条有益的信息(就本地而言),这与其说是有关部门反应迟钝,还不如说是失职。由此看来,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与日本的地震信息发布的及时、迅速、详细相比还有很大距离,需要加倍努力。

当然,把责任完全归于政府也是不客观的,我们的百姓、网民在灾难面前的表现确实不够理智、清醒、沉着。非典时期人们抢购板蓝根、白醋抢疯了,汶川地震的时候网民骂疯了,而这次地震不在我国,人们却又为盐疯了。真难想像如果日本的情况发生在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何时国人才能淡定呢?

当“疯” 波平息,抢盐13000斤等众多抢盐案例被媒体曝光后,人们在大笑之余,见面仍然忘不了弱弱地问一句:你买盐了吗?不同的是,伴随这句新生问候语的还有莞尔和狡诘的神情。

你买盐了吗?

(3月17日腹稿,28日课间输入)
Mar 17
终于通过备份恢复了博客数据,谢谢服务商,辛苦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