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6
让“证”成为矿工真正的“保命符”

又听说山西出矿难了,新闻让人心情很沉重。在中国,矿难事故可能属于多发性的灾难,比较常见,时而见诸媒体报道,而且每次经媒体报道的都不是小事,至于见惯了矿难,已经有点波澜不惊的记者们未予报道的事还有多少,就无从知晓了。矿难总是威胁着多少矿工的生命,也牵动着多少家庭的心,相信每个有爱心的人都不愿意经常耳闻目睹的。尽管如此,媒体里见的多了,另一个几乎与“矿难”一词曝光率一样很高的词出现了----就是很多事故在总结事故原因的时候总离不开的一个词:“无证经营”,或者“无证开采”。笔者现在真的是很怕听说有矿难,一听“无证经营”就更怕!

这词听的多了,同情之余,实在让人感觉特别的别扭,特别的烦,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证就是保命符,有证就不会发生矿难,有证就有安全,无证肯定有危险。果真如此吗?证的作用是什么?一般来说无非表示一种行政许可,代表合法经营,同时也是资质证明,说明有条件有能力进行开采。但是笔者认为,这还不够。证的发放应该与公司企业能否在保证安全上建章立制并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的规章和操作流程紧密挂钩,还要建立是否遵守安全生产规程的信誉体制,以此加强采矿等灾难多发、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力度,规范其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其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