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30
宁说“就”不说“又”
“就”和“又”是日常会话中常用的两个语气助词,虽然司空“听”惯,但是仔细琢起来,这两个字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有时因为用词不当,还成为造成不快的“罪魁祸首”。
譬如,人们最习惯的用法,是在某某做错了某事的时候,会有人说:“你怎么又做错了”,“你怎么又搞丢了”,而实际上他只是在某件事就错了这一次,东西也就丢了一次,但是责问的话里一但加上了“又”字,就让当事人感觉到自己好像经常犯错,经常丢东西,这会让当事感到非常难受,难免对你也心生反感。如果是好友或者不常来往的人,可能不会怎么在意,如果是领导对部属,就会让部属觉得领导苛刻,不讲理,对自己印象不好,如果是两个人在闹矛盾,可能会让矛盾升级。不管怎样,都会让人感觉说话的人为人刻薄,心中不快。而实际上说这话的人本来就是一句平常话,也许还是一句口头禅,这叫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如果造成了不良后果,你说冤不冤。
我的建议是,如果遇到这种场合你习惯了用个助词来加强语气,如果不是真要批评对方的话,首先最好考虑换种说话方式,如果非要这种“又。。。。。。”的方式,那么建议你改用“就。。。。。。”的语气,惊讶和不同程度责问的成份还在,但是指责人家反复出错的意味就没有了。试着在心里念念吧:你又弄错了!你乍(怎么)弄错了!你又搞丢了?你怎么搞丢了?你就搞丢了?味道还是有所不同吧!091029午
“就”和“又”是日常会话中常用的两个语气助词,虽然司空“听”惯,但是仔细琢起来,这两个字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有时因为用词不当,还成为造成不快的“罪魁祸首”。
譬如,人们最习惯的用法,是在某某做错了某事的时候,会有人说:“你怎么又做错了”,“你怎么又搞丢了”,而实际上他只是在某件事就错了这一次,东西也就丢了一次,但是责问的话里一但加上了“又”字,就让当事人感觉到自己好像经常犯错,经常丢东西,这会让当事感到非常难受,难免对你也心生反感。如果是好友或者不常来往的人,可能不会怎么在意,如果是领导对部属,就会让部属觉得领导苛刻,不讲理,对自己印象不好,如果是两个人在闹矛盾,可能会让矛盾升级。不管怎样,都会让人感觉说话的人为人刻薄,心中不快。而实际上说这话的人本来就是一句平常话,也许还是一句口头禅,这叫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如果造成了不良后果,你说冤不冤。
我的建议是,如果遇到这种场合你习惯了用个助词来加强语气,如果不是真要批评对方的话,首先最好考虑换种说话方式,如果非要这种“又。。。。。。”的方式,那么建议你改用“就。。。。。。”的语气,惊讶和不同程度责问的成份还在,但是指责人家反复出错的意味就没有了。试着在心里念念吧:你又弄错了!你乍(怎么)弄错了!你又搞丢了?你怎么搞丢了?你就搞丢了?味道还是有所不同吧!091029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