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5
寻找年龄层次合理搭配的支点,避免干部队伍年轻化走极端
-----由一则选调干部公告引出的思考

最近看了省委组织部选调干部的公告,看了之后难免对选调干部的种种门槛问题有所感慨。

该公告规定,选调的副处级干部年龄不超过35周岁,本科以上学历,而且必须目前任职是副处和相当级别,而一般干部也不能超过34岁。对于网民所关注的学历门槛这里倒可不说,但是年龄问题却想说几句。

诚然,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曾经是困扰我国党政军企事业单位的严重问题(但是这更多是个历史现象),改变这种局面勿庸置疑。而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政策出台后,老化问题也得到了逐步缓解。但是年轻化也得与目前党政军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用人的年龄状况尽量结合才会更好,要防止走入片面追求年轻化的另一个极端。

35岁以内的副处是个什么概念?不妨来分析一下。一般情况是,现在处于30到35岁年龄阶段的干部应该是70年代出生的人,开始受小学教育的年龄为7岁为主,大学本科四年毕业的主流年龄为22—23岁,按照职务正常升迁规律,实习1年,科员3年,副主任科员3年,主任科员3年,如果一番风顺,按照理论推算达到副处需要10年时间,年龄为32-33岁,而35岁副处的现职门槛对按照理论升迁的普通干部来说,也刚好赶上趟,但是一般还得是大机关才有这个条件。而实际是干部队伍里里面快于这个进度的人多还是慢于这个进度的人多呢?肯定是后者,而且不是人数多一点点,进度慢一点点。这点不需多说,管干部的部门查查手中的干部队伍资料库就明白了。毕竟在职位的金字塔结构中,越往上走,幸运儿的数量越少,只要是在机关的人可以看看周围,即使是大机关有多少40岁之左右的人还是科级?有多少34、35岁的干部还只是个科员的!去看看现任各直属机关的领导干部的任职简历,现任厅级干部中35岁时还是科员的也不在少数。大器晚成型的人现在和今后也绝不会只有他们,在干部队伍年轻化政策面前后来者有没有晚成的幸运就不一定了。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