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8
四、发达的网络呼唤网民素质的相应提高

中国的互联网近年来发展可以说是迅猛,网民数量步入全球首列,然而让人欣慰的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网民的素质却不容乐观,网民的整体素质并没有随数量的飞速发展而得到相应提高。
网络是个开放自由的虚拟社会,虽然不同于现实,但是也并不能因为网络是虚拟的自由的就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自由的社会更需要网民有更强的自律意识。而我们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为了看不惯某个人和某件事,有的网民动不动破口大骂,对持不同的意见也是进行粗暴的谩骂。似乎大家只有都来听从他的意见他高兴。更有甚者,在一个网络骂了不够,还到各个论坛逐个骂,一个论坛的贴子被封了,就迅速“转战”其他论坛,而且骂几句换个地方,肆意在各论坛挑起愤怒,引发混乱。这种极端的情况,有不少看不惯但是又怕一开口就会引来人身攻击的网友私下形容:个别的网民就像一条气急败坏不认人的丧家疯犬,在网络上四处乱窜,到处乱咬,让人望而生畏。我想,如果让人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个别网民虽然尽了骂的痛快,但是让人望而生厌那也不值吧。
网络社会正因为是个虚拟的民主自由的社会,那么它呼唤网民具有较好的民主素质。在讨论中,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言论自由,自己表达观点的同时,也应允许别人有同样的自由,不能对不同意见者随意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能勉强别人附和自己的观点。观点越辩明,这个辩需要理智,清醒,尊重,需要客观的分析讲理,而非话语霸权,蛮横,谩骂,攻击,这样理才能越辩越明,而不是相反,甚至引起一片混乱。
May 18
三、哭笑的时机:笑比哭好还是哭比笑好?
在大难面前,笑成为让人让人极为敏感的表情。因而在救灾现场,对于陪同心中充满关切之情满脸流露悲伤之色的温家宝总理考察灾情的人员中有位军方首长的笑,观众毫不客气的提出了批评。据说在电视采访中,一位记者的笑也曾引起了千万网民的声讨。在中央台采访地震台网时,一位工作人员当众大笑,这让网友迅速在网上发贴曝光,指出其行为是在为本来就受网民责骂预测力度不够的地震部门找骂。在温总理迎接胡总书记到灾区的机场,两位领导人神情严肃,只差“执手相看泪眼”了,而有个“ 那个人”在笑,当然也没有逃过眼睛雪亮的网民悠悠之口。
唯有在救灾现场,每当救出一位位幸存者时,大家开始欢呼,那含泪的笑是对坚强生命的礼赞。哭笑是讲场合和时机的,不合时宜的笑和哭只会招来人们的愤怒。
May 18
不是反思的反思


二、国外救援队和台湾救摇队为什么黄金救援期后才到灾区?

灾情发生后,中国台湾和不少国家提出派遣专业救援队,但是在温总理一再强调争分抢秒救人的紧急关头,这些救援队没有能够赶在第一时间前来救援,台湾的媒体还对大陆提出了质疑。而我们的回答好像是灾区道路不通,不能进入灾区。
记得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没有对外公布,当然不可能有外援,虽然当时的这种对外封锁消息的安排有当时的政治需要,但是从人道救援上讲却是丢失了一个减少伤亡的机会。而四川的此次灾害,中国的灾情公开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在考虑接受援助方面,却是有所迟疑,也许是仍然有所顾虑?虽然后面还同意了台湾和国外救援队的支援,但是同样从人道救援上讲,丢失了一个抢救的黄金时间。而后面的事实不止一次表明,灾区很多地方特别缺少救援力量,而且有的地方救援力量还没法覆盖。而且有的地方有如果救援及时本没有生命危险的生命却因为时间问题消失了,其中就有一名保护了60名学生的老师。我也看到,国外救援队确实有其专业水准,有极强的敬业精神,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而自己派遣的救援队个别的救援人员还有磨佯工的情况。
血的事实说明,我们思想解放了,但是还解放的不够。我们重视救援,但是对专业的救援还重视的不够。时抢救生命,应该永远是第一位的。
May 18
不是反思的反思

一、解放军和武警究竟谁先到汶川?

灾情就是命令!在争分夺秒的抢救关头,我们的解放军和武警究竟是谁最早赶到了汶川灾区?对此,新闻报道先后有两种说法。搜狐网转新华网消息是武警最先到汶川县城,到达时间为13日23:15,新闻发布日期分别为14日2:32和1:38,而之后TOM网转了中新社的一条新闻,第一个进入汶川县城的是四川军区的解放军。到达时间是13日12时,新闻发布时间为14日22:06.难道是解放军先到了县城没有与县城联系?新闻也发布晚 ?对武警和解放军身份描述有些细微区别:前两篇的描述分别为“抢险救灾队伍”和“部队”,而后面一篇的描述是“中国军队”。而且有趣的是,同是中国新闻社的报道,称武警为部队,称解放军为军队,难道后者强调的中国军队不包括武警?武警只属于部队而不属于军队?部队与军队在中国有什么区别?而在中国,是一贯把武警当作军队的一部分看的,真不知这里到底有何用意?

附有关报道:
搜狐网:第一支救援部队抵达汶川县城
2008年05月14日  02:32
http://news.sohu.com/20080514/n256836331.shtml

新华网四川汶川5月14日电 (张东波何亚国)武警驻川某师200人在师参谋长王毅的带领下,由理县强行军90公里,于13日23时15分到达汶川县城,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抢险救灾队伍。目前,这支部队正在汶川县城和龙溪乡展开救援活动。
   据师长沈涛介绍,位于成都的指挥中心在14日凌晨,与带队的参谋长王毅取得联系。王毅介绍,当地县政府救灾指挥中心已经确认,他所带领的200名官兵是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抢险救灾队伍。这个师后续的470名官兵预计将在14日天亮后到达。
   部队到达后即与汶川联指取得联系。县城房屋损失严重,已证实有500人死亡。附近龙溪乡、映秀镇灾情比县城严重。


中国新闻网:武警200人强行军21小时成为入汶川县城首支部队
2008年05月14日01:38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8/05-14/1248737.shtml

记者向武警指挥部证实,13日时23时15分,武警某部参谋长王毅率200人强行军90公里,步行21小时先期进入汶川县城,并立即在县城展开工作,第二梯队470名兵力也正进,预计天亮前后到达。沿途数十台汽车被埋,地方领导介绍城内数百人死亡。救援部队已经与当地救灾联合指挥部取得联系,目前在汶川县城没有看到其他救援部队,估计是首支到达县城的部队,让当地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大增。(记者吴杰)


TOM: 救援队进入汶川县城 6小时抢救千余伤员
2008年05月14日22:06
http://post.news.tom.com/D300006C562.html
中新社(四川)汶川五月十三日电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夏国富、副司令员李亚洲和阿坝军分区的六名领导带领三百多人,于十三日十二时最先抵达四川汶川县城。这支第一个进入震中汶川县抢险救灾的中国军队经过六个小时的紧张抢险,已抢救汶川县城生命危险的伤员一千多名。
   夏国富一行抵达汶川县城后立即分成六个抢险救灾突击队,分赴县城和有关重灾乡镇,展开了紧急抢救工作。夏国富在县城查看倒塌的房屋,与抢险队员一道救治伤员三百多名,慰问了受灾缺食缺水的群众四百多人;李亚洲和阿坝军分区的夏司令员、张政委等带领的其余五个突击队已赴各乡镇、街道,安排群众食宿,抢治生命危险的伤员一千多名,组织三千二百多名群众抗灾自救。
   据省军区政委叶万勇介绍,到十三日十七时,后援部队还将陆续抵达,实施大规模的抢险救灾,努力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
   目前,震中灾区人心比较稳定,社会秩序井然。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