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20
公交车话题之九:
                   “断头路”的形成是职能部门执行能力的耻辱
                   “断头路”呼唤政府重学把信送给加细亚精神

本月初,南海网上一位叫“一陆顺风” 的网友张贴有关海口市“断头路” 的贴子,继而海南日报记者可能是受到这个贴子的启发,分别于7日和9日发表了关于“断头路”的系列焦点文章,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当前有关公交的问题,网民市民中都很关注,应该说海南日报的报道抓得很好,很及时,很准确。过多的褒将的话不多说,倒是海南日报的文章中所报道的职能部门的说法值得在此作进一步的探讨。说到“断头路”的形成,海口市规划局市政规划科科长郑刚说,“不是路网没有规划好,是规划了没有建好,许多道路只差三四百米就能通畅起来”, “许多业内人士都会抛出一个同样的看法———在过去的城市道路建设中,不是严格地按规划执行,而是在修路过程中,遇到难题经常会‘让’,或者绕道走,或者将路修到一段干脆就停下来”。

这里向人们透露了一个新的信息,那就是,海口道路交通中广为人诟病的规划问题,有的确实有历史规划的问题,而有的问题其实不是问题,而是执行规划的问题。虽不能排除这些规划本身是否科学还有待考验,但至少从“断头路”的形成看,它的产生不是规划上的问题。既然如此,在这个问题上我宁愿相信这个规划是好的,因为被人们诟病的规划问题大多集中在建省之初百废待兴时的规划,而近年来已经为当初规划欠周而付出修补代价的职能部门应该会极力避免再走历史老路而继续为市民责难。所以在这样的规划里,“海口城市路网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的主干道就像城市的一条条大动脉,贯穿全城,搭建着城市道路的构架,而许多次干道及支路形成了一条条的毛细血管,而用红色特别标出的‘断头路’路段,割断了各条血管及动脉之间的连通”,应该没有设计上的缺陷,否则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强行通过专家评审。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