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31
测试博客发文时间 20:32
Oct 31
要重视“第四媒体”在军事宣传中的作用
             
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自上世纪末相继实现民用化、商业化并日渐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来,短短的十年时间里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已形成一个联通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台主机、拥有1亿多用户的动态网络。而且,它目前还在以15%的速度迅猛扩展。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互联网1994年才正式进入中国,1998年底,中国的网上用户仅210万,而到了1999年,用户数已将近1000万。越来越多的人们越来越看好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互联网用户的行列。一项新的抽样调查显示,家庭电脑拥有率居全国大城市之首的广州,除了计算机专业工作人员,学习电脑知识和网上获取信息是居民家庭购买电脑的首要动机。据统计,海口电信2001年刚开通网络快车业务时,网络快车用户只有几百户,仅两年时间,其用户数猛增到现在[2003年]的近两万户。
Oct 3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参与三次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报道的经历浅谈新闻工作者需要用高科技武装的体会

从2002年6月到2003年8月,我有幸参与了三项大型赛事的报道:第一次是去年横渡琼州海峡的报道,第二次是2003年6、7月间关于谢延红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前期报道,第三次是2003年8月结束的中国警察汽车拉力赛的报道。回想参与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由衷地感叹,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要真正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和报纸的竞争能力,打赢一场现代的新闻之战,必须用相关的高科技手段准备新闻工作者。

第一次:参与琼州海峡横渡报道,见识网络现场即时发稿的迅捷
体会:网络媒体让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其功能
2002年6月5日,横渡琼州海峡国际泳联马拉松赛在广东和海南之间举行。当时武警海口支队作为省会城市支队,义不容辞地担负了此次大赛的安全保卫任务,而笔者也因此有幸参与了此次大赛的宣传报道。此次赛事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在场报道的记者有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新闻单位派出的记者及国外记者上百人。赛场上实际在进行两场不同形式的竞争:水中是各国代表队选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进行技能和体力的决夺,岸上、船上各新闻单位也拉开架势,展开了激烈的新闻竞争。在众多媒体中最显眼的是东道主海南的新华社海南分社新华网海南频道的现场报道。靠近终点的岸边,几平方米见方的范围内,简单地搭起了一个工作台,数台笔记本电脑一字排开,一条电缆与总网相连,新闻采编人员训练有素地忙忙碌碌。记者现场随时关注赛事动态,遇有新闻点需拍照片,只见记者用数码相机现场拍完照片,立即把存储照片的CF卡交给新闻编辑,编辑马上把数码照片复制到电脑处理,配上文字说明,现场值班领导一点头,编辑鼠标一点,图片立即出现在该网社的网页上。
这种即时发布的新闻传播方式,一条图片新闻从拍摄到发布仅仅几分钟,不能不令现场观众叹为观止,也让传统媒体的特别是报社的记者自叹不如。其他媒体如报纸和一般他情况下的广播、电视,都需要一定的制作时间和出版周期,除非广播、电视现场直播才可以相媲美,不服气看来还是不行的。而且,二者与网络媒体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局限:一是广播、电视动用设备远没有网站轻便,还受场地、天气对信号的制约;二是广播只有声音,没有图像文字,电视有声音图像,但文字远不如网络丰富详尽,而网络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身,兼有报纸、广播、电视的长处;更重要的是第三,广播、电视的传播是流线型的,听了就过去了,而网络媒体是平面甚至可以说是立体型的,可以让新旧信息长期间甚至永久保留在网上,看过了还可以回过来重新再看,即使报纸也具有可以反复阅读的优点,但远不及网络媒体的方便、快捷。
Oct 31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这是网站的截图,清新漂亮,内容丰富,推荐给大家分享。她的网址是:http://www.bjwall.com/index.asp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