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8
聚焦三亚-麦笃艺新闻摄影作品集
作者介绍:麦笃艺,1960年9月生,海南省东方市人,当过教师,技术员,银行干部,1994年7月任中共三亚市委新闻秘书,海南日报特约记者至今。这本画册是他的第一本新闻摄影作品集。
内容介绍:谨以此册献给作者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献给风光如画,前程似锦的城市-三亚
目录摘要:
一章:迷人的热带海滨风光
二章:崛起的城市
三章:绿色城市
四章:花园城市
五章:风情城市
六章:游客的伊甸园
七章:城市盛事
八章:挡不住的旅游潮
共8章
作者介绍:麦笃艺,1960年9月生,海南省东方市人,当过教师,技术员,银行干部,1994年7月任中共三亚市委新闻秘书,海南日报特约记者至今。这本画册是他的第一本新闻摄影作品集。
内容介绍:谨以此册献给作者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献给风光如画,前程似锦的城市-三亚
目录摘要:
一章:迷人的热带海滨风光
二章:崛起的城市
三章:绿色城市
四章:花园城市
五章:风情城市
六章:游客的伊甸园
七章:城市盛事
八章:挡不住的旅游潮
共8章
Nov
8
美在海南-陈东海南风光风情摄影艺术作品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作者介绍:陈东,海南省乐东县人,大学文化程度,人民警察,一级警督警衔。现为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海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报》,<中国人像摄影>,<中国优秀摄影家>,<中国政协报>,<海南法制报>,<特区警官>,<南海与珠江渔业>,<热带林业>等各种报刊杂志和画册经常发表封面,彩页及摄影作品近千幅。多次获得全国,省摄影比赛一等奖,优秀奖,佳作奖和入围奖。作品《金色童年》荣获“中国优秀摄影作品”奖,《晨曲》荣获“爱我中华,摄我大地”全国摄影大赛最佳作品奖,《回眸》获首届中国书法美术摄影大赛摄影类一等奖,《水路弯弯到我家》获海南省第二届“群星奖”一等奖,《寂静的港湾》获“最美海南”大型影赛银奖。《法制天地》获海南省公安系统“2012年迎新春”书画摄影比赛摄影类二等奖。《路遇》获第十五届全国公安新闻摄影研讨会采风摄影比赛二等奖。2009年8月由海南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美在瞬间》—陈东摄影艺术作品集。同年8月22至27日,由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办,海南省群众艺术馆协办,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个人《美在瞬间》-陈东摄影艺术展。2009年11简约28日至12月2日,主题《海南情韵》-陈东“海南风光小景”二十副摄影艺术作品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在丽水举办的2009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摄影展。
内容介绍:陈东的作品总是在大自然中仔细选题材,构图用光及其讲究,作者的作品还体现在画意风光上,有些抽象又有些简练的风光作品。
目录摘要:
一章:风光小景
二章:民俗风情
三章:屯昌掠影
本书共三章88小节95页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作者介绍:陈东,海南省乐东县人,大学文化程度,人民警察,一级警督警衔。现为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海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报》,<中国人像摄影>,<中国优秀摄影家>,<中国政协报>,<海南法制报>,<特区警官>,<南海与珠江渔业>,<热带林业>等各种报刊杂志和画册经常发表封面,彩页及摄影作品近千幅。多次获得全国,省摄影比赛一等奖,优秀奖,佳作奖和入围奖。作品《金色童年》荣获“中国优秀摄影作品”奖,《晨曲》荣获“爱我中华,摄我大地”全国摄影大赛最佳作品奖,《回眸》获首届中国书法美术摄影大赛摄影类一等奖,《水路弯弯到我家》获海南省第二届“群星奖”一等奖,《寂静的港湾》获“最美海南”大型影赛银奖。《法制天地》获海南省公安系统“2012年迎新春”书画摄影比赛摄影类二等奖。《路遇》获第十五届全国公安新闻摄影研讨会采风摄影比赛二等奖。2009年8月由海南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美在瞬间》—陈东摄影艺术作品集。同年8月22至27日,由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办,海南省群众艺术馆协办,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个人《美在瞬间》-陈东摄影艺术展。2009年11简约28日至12月2日,主题《海南情韵》-陈东“海南风光小景”二十副摄影艺术作品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在丽水举办的2009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摄影展。
内容介绍:陈东的作品总是在大自然中仔细选题材,构图用光及其讲究,作者的作品还体现在画意风光上,有些抽象又有些简练的风光作品。
目录摘要:
一章:风光小景
二章:民俗风情
三章:屯昌掠影
本书共三章88小节95页
Nov
8
椰风海韵—吴之摄影集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作者介绍:吴之,男1926年10月生于海口市。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抗日纵队。在军中历任红色少年连党支部书记,连长,团敌军工作股长,南征队长,纵队(军)前线指挥部作战参谋,曾参与解放海南战役策划和指挥活动。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0年,奉命从文,主编海南军区《建军报》,业余进行文学创作,曾有剧本《红色娘子军》(合作),《冯白驹传》(合作,1996年秋公开出版),《红色少年连》,《红旗不倒》等作品获奖。曾任广东省专业作家。离休后主要研究中国解放区文学,进行摄影创作,先后在广东,海南举办八次个人影展,并出版摄影作品选集和专集,均获好评。时有优秀摄影作品获奖,《形影不离》被中国老龄委员会收入《今日中国老人》大型画册,赠送联合国珍藏,并获《夕阳红》优秀奖。2004年,还有优秀摄影作品被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收入《中华翰墨艺术宝库大型典藏画册》,并获金奖。吴之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任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2004年度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内容介绍:本书收录的作品,乃是吴之从自己拍摄的上千张有关海南的图片中择挑出的。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刻画,反映了祖国宝岛动人的风韵与神采,同时也凸现出吴之鲜明的个性。图片里跳动着他热切的乡心。人皆爱乡,但吴之德爱法可不比寻常。因为这片土地不仅养育了他,也浸润过他的鲜血,更掩藏着无数战友的忠骨。他是真正把热血与生命融入了故土的赤子,是为着多娇的江山而折腰的壮士。他的精神的丝缕,无时不在牵挂这海上的奇甸。虽然调到羊城已逾20年,但他仍经常回去探亲访友,览胜寻幽,并努力把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建设成就,尽可能多地收入景框。本书的图片大多是这方面的内容。那山光海色,林岚帆影,那椰风蕉雨,泉韵瀑声;更有都市新姿,渔港靓容,无不参透了他陈酒般浓烈的乡情。
目录摘要:
一章博鳌巡礼
二章南国珍珠
三章椰林叠翠
四章沧海旭日
等等共九章180节,共188页。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作者介绍:吴之,男1926年10月生于海口市。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抗日纵队。在军中历任红色少年连党支部书记,连长,团敌军工作股长,南征队长,纵队(军)前线指挥部作战参谋,曾参与解放海南战役策划和指挥活动。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0年,奉命从文,主编海南军区《建军报》,业余进行文学创作,曾有剧本《红色娘子军》(合作),《冯白驹传》(合作,1996年秋公开出版),《红色少年连》,《红旗不倒》等作品获奖。曾任广东省专业作家。离休后主要研究中国解放区文学,进行摄影创作,先后在广东,海南举办八次个人影展,并出版摄影作品选集和专集,均获好评。时有优秀摄影作品获奖,《形影不离》被中国老龄委员会收入《今日中国老人》大型画册,赠送联合国珍藏,并获《夕阳红》优秀奖。2004年,还有优秀摄影作品被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收入《中华翰墨艺术宝库大型典藏画册》,并获金奖。吴之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任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2004年度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内容介绍:本书收录的作品,乃是吴之从自己拍摄的上千张有关海南的图片中择挑出的。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刻画,反映了祖国宝岛动人的风韵与神采,同时也凸现出吴之鲜明的个性。图片里跳动着他热切的乡心。人皆爱乡,但吴之德爱法可不比寻常。因为这片土地不仅养育了他,也浸润过他的鲜血,更掩藏着无数战友的忠骨。他是真正把热血与生命融入了故土的赤子,是为着多娇的江山而折腰的壮士。他的精神的丝缕,无时不在牵挂这海上的奇甸。虽然调到羊城已逾20年,但他仍经常回去探亲访友,览胜寻幽,并努力把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建设成就,尽可能多地收入景框。本书的图片大多是这方面的内容。那山光海色,林岚帆影,那椰风蕉雨,泉韵瀑声;更有都市新姿,渔港靓容,无不参透了他陈酒般浓烈的乡情。
目录摘要:
一章博鳌巡礼
二章南国珍珠
三章椰林叠翠
四章沧海旭日
等等共九章180节,共188页。
Nov
8
椰风海韵—吴之摄影集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作者介绍:吴之,男1926年10月生于海口市。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抗日纵队。在军中历任红色少年连党支部书记,连长,团敌军工作股长,南征队长,纵队(军)前线指挥部作战参谋,曾参与解放海南战役策划和指挥活动。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0年,奉命从文,主编海南军区《建军报》,业余进行文学创作,曾有剧本《红色娘子军》(合作),《冯白驹传》(合作,1996年秋公开出版),《红色少年连》,《红旗不倒》等作品获奖。曾任广东省专业作家。离休后主要研究中国解放区文学,进行摄影创作,先后在广东,海南举办八次个人影展,并出版摄影作品选集和专集,均获好评。时有优秀摄影作品获奖,《形影不离》被中国老龄委员会收入《今日中国老人》大型画册,赠送联合国珍藏,并获《夕阳红》优秀奖。2004年,还有优秀摄影作品被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收入《中华翰墨艺术宝库大型典藏画册》,并获金奖。吴之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任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2004年度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内容介绍:本书收录的作品,乃是吴之从自己拍摄的上千张有关海南的图片中择挑出的。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刻画,反映了祖国宝岛动人的风韵与神采,同时也凸现出吴之鲜明的个性。图片里跳动着他热切的乡心。人皆爱乡,但吴之德爱法可不比寻常。因为这片土地不仅养育了他,也浸润过他的鲜血,更掩藏着无数战友的忠骨。他是真正把热血与生命融入了故土的赤子,是为着多娇的江山而折腰的壮士。他的精神的丝缕,无时不在牵挂这海上的奇甸。虽然调到羊城已逾20年,但他仍经常回去探亲访友,览胜寻幽,并努力把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建设成就,尽可能多地收入景框。本书的图片大多是这方面的内容。那山光海色,林岚帆影,那椰风蕉雨,泉韵瀑声;更有都市新姿,渔港靓容,无不参透了他陈酒般浓烈的乡情。
目录摘要:
本书九章180节,共188页。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作者介绍:吴之,男1926年10月生于海口市。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抗日纵队。在军中历任红色少年连党支部书记,连长,团敌军工作股长,南征队长,纵队(军)前线指挥部作战参谋,曾参与解放海南战役策划和指挥活动。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0年,奉命从文,主编海南军区《建军报》,业余进行文学创作,曾有剧本《红色娘子军》(合作),《冯白驹传》(合作,1996年秋公开出版),《红色少年连》,《红旗不倒》等作品获奖。曾任广东省专业作家。离休后主要研究中国解放区文学,进行摄影创作,先后在广东,海南举办八次个人影展,并出版摄影作品选集和专集,均获好评。时有优秀摄影作品获奖,《形影不离》被中国老龄委员会收入《今日中国老人》大型画册,赠送联合国珍藏,并获《夕阳红》优秀奖。2004年,还有优秀摄影作品被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收入《中华翰墨艺术宝库大型典藏画册》,并获金奖。吴之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任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2004年度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内容介绍:本书收录的作品,乃是吴之从自己拍摄的上千张有关海南的图片中择挑出的。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刻画,反映了祖国宝岛动人的风韵与神采,同时也凸现出吴之鲜明的个性。图片里跳动着他热切的乡心。人皆爱乡,但吴之德爱法可不比寻常。因为这片土地不仅养育了他,也浸润过他的鲜血,更掩藏着无数战友的忠骨。他是真正把热血与生命融入了故土的赤子,是为着多娇的江山而折腰的壮士。他的精神的丝缕,无时不在牵挂这海上的奇甸。虽然调到羊城已逾20年,但他仍经常回去探亲访友,览胜寻幽,并努力把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建设成就,尽可能多地收入景框。本书的图片大多是这方面的内容。那山光海色,林岚帆影,那椰风蕉雨,泉韵瀑声;更有都市新姿,渔港靓容,无不参透了他陈酒般浓烈的乡情。
目录摘要:
本书九章180节,共188页。
Nov
8
老榆亚影鉴—陈人忠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编者介绍:陈人忠,男,汉族,祖籍乐东县莺歌海镇。1936年12月出生在崖县(三亚)。195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5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崖县,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组织部,乐东县,陵水县,三亚市工作。历任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县委常委,副书记,书记,县武装部第一政委。1987年任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常委兼三亚市委书记。1987年底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后任三亚地级市筹备组(3人)领导成员,市委常委,副书记兼市政法委书记,市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政协三亚市委员会主席,三亚市旅游领导小组组长,海南建省后任多届党委党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常委,1998年退休。
内容介绍:作者不顾年事攀高,到省内外各地,到日本调查了解,自己购买了照相机学习拍摄,搜集和拍下了500多张照片资料,精心挑选出300多张相片,编撰成图文并茂的《老榆亚影鉴》文史资料集,为今人与后人从三亚的旧闻中获得新知提供史实,以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爱乡热情,弘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毅刚强的精神,同心协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也借助影集记录作者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惦记,一种尊重,一种情感的凝结,用以激荡生命的余力,返璞归真,保持和延续服务榆亚的热情。
目录摘要:
一章 渔盐港镇 靠海谋生
二章 日军入侵 灾难深重
三章 勇追穷寇 凯歌高奏
四章 榆亚解放 沧桑变迁
共计四章27节184页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编者介绍:陈人忠,男,汉族,祖籍乐东县莺歌海镇。1936年12月出生在崖县(三亚)。195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5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崖县,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组织部,乐东县,陵水县,三亚市工作。历任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县委常委,副书记,书记,县武装部第一政委。1987年任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常委兼三亚市委书记。1987年底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后任三亚地级市筹备组(3人)领导成员,市委常委,副书记兼市政法委书记,市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政协三亚市委员会主席,三亚市旅游领导小组组长,海南建省后任多届党委党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常委,1998年退休。
内容介绍:作者不顾年事攀高,到省内外各地,到日本调查了解,自己购买了照相机学习拍摄,搜集和拍下了500多张照片资料,精心挑选出300多张相片,编撰成图文并茂的《老榆亚影鉴》文史资料集,为今人与后人从三亚的旧闻中获得新知提供史实,以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爱乡热情,弘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毅刚强的精神,同心协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也借助影集记录作者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惦记,一种尊重,一种情感的凝结,用以激荡生命的余力,返璞归真,保持和延续服务榆亚的热情。
目录摘要:
一章 渔盐港镇 靠海谋生
二章 日军入侵 灾难深重
三章 勇追穷寇 凯歌高奏
四章 榆亚解放 沧桑变迁
共计四章27节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