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1
警察有权没收记者证!?---《大海之南》演唱会花絮快报
刚听一朋友从现场打来电话说,他和一批摄友报名参加今天晚上举行的《大海之南》演唱会拍摄活动,结果自己没进去成,连负责领取证件的摄友也给轰了出来。
据悉,《法制时报》的一位记者可以见证,他亲眼看到自己这位朋友遇到了麻烦,以为这位(联系大家的)朋友没有票,就给了他一张,却没想到竟然是证件给没收了!
电话说,演出时间快到了,还有摄友因堵车还没赶到,这位联系人进去后站在台阶上等人,手里刚给摄友领的几个证一拿出来就给门口的警察给没收了,而且本人也给“请”了出去。!警察盘问:你是记者吗,怎么这么多记者证?联系人再三解释说自己是某社区参加拍摄活动的,在等人,也无济于事,警察边赶人边说,你不用拍了,还对门口查票的武警等人叫道,所有的记者证没收!
据了解,警察没收证件的原因是他们认为里面有人拿证件给外外面的人进来。但是有摄友质疑:即便如此,人家是否从别人手里倒腾记者证,你有没有抓到证据?你不承认所有的记者证,你有没有这个权利?即便是抓到有人在倒腾证件,你也只能控制人家多持的证件不外流,怎么能够质疑和取消当事人的证件和临时拍摄权?谁给的权利?(警衔警号就不提了)
本人从媒体介获悉,这种记者证属于场地记者证,是各种活动现场使用的最有效的临时证件之一,和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并不一样。
刚听一朋友从现场打来电话说,他和一批摄友报名参加今天晚上举行的《大海之南》演唱会拍摄活动,结果自己没进去成,连负责领取证件的摄友也给轰了出来。
据悉,《法制时报》的一位记者可以见证,他亲眼看到自己这位朋友遇到了麻烦,以为这位(联系大家的)朋友没有票,就给了他一张,却没想到竟然是证件给没收了!
电话说,演出时间快到了,还有摄友因堵车还没赶到,这位联系人进去后站在台阶上等人,手里刚给摄友领的几个证一拿出来就给门口的警察给没收了,而且本人也给“请”了出去。!警察盘问:你是记者吗,怎么这么多记者证?联系人再三解释说自己是某社区参加拍摄活动的,在等人,也无济于事,警察边赶人边说,你不用拍了,还对门口查票的武警等人叫道,所有的记者证没收!
据了解,警察没收证件的原因是他们认为里面有人拿证件给外外面的人进来。但是有摄友质疑:即便如此,人家是否从别人手里倒腾记者证,你有没有抓到证据?你不承认所有的记者证,你有没有这个权利?即便是抓到有人在倒腾证件,你也只能控制人家多持的证件不外流,怎么能够质疑和取消当事人的证件和临时拍摄权?谁给的权利?(警衔警号就不提了)
本人从媒体介获悉,这种记者证属于场地记者证,是各种活动现场使用的最有效的临时证件之一,和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并不一样。
Nov
20

千里求缘求的是什么
因为喜欢步行的缘故,得以有机会多次在路边看到“千里求缘”i、“真情求助”之类的广告。内容基本都是夫家家财万贯,自己貌美如花,但是丈夫不能生育,为做一完整女人,高酬借种生子。情况果真如此吗?
广告中对男方的素质要求还挺高的,但只要选中,就预付几十万的诚意金,对男人来说,这是看似天掉馅饼的大好事。虽然随着社会宽容度、开放程度的提高,不能生育的夫妇私下求种的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是这种所谓千里求缘的事却与普通人家因为不想付高额人工助孕费用的情况截然不同。想想既然是家财万贯,从正常渠道利用高科技手段怀孕并非难事,不仅文明安全,而且费用远远不到数十万之巨,又何必如此折腾?
这种小广告大多出现在相对比较偏僻但是行人能够经过的街道立柱上,而这些地方大多为生活水平处于社会底层的成年人出入之所,在这里招揽高素质的男人从机率上说可能性也小多了,只怕难遂其愿。但是广告张贴者偏要选择这些地方,恐怕不是担心城管清查,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吧,但是到底是何人所为,意欲何为,我等平常百姓无从得知。
为避免出现涉嫌诈骗的事发生,希望有关部门好好查查,若果真求缘求子,也得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进行,倘若出于非法目的,当严厉打击,维护社会文明、和谐。
(110908前构思,111120中午完成)
Nov
10
新闻报道中的“巧遇”
经常看新闻的朋友会发现,新闻报道中经常有这样的叙事方式:某月某日,记者在某地采访,巧遇某某某在做某事。果真是巧遇吗?有这么多的巧遇吗?
众所周知,在我国长期实行的新闻事业体制下,新闻事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成果,但是“新闻八股”等现象出现也制约了新闻的可读性和新闻事业的创新,即便是央视这样的国家级媒体,其新闻报道形成的固定模式也一度成为人们用来调侃的素材,像上面说到“巧遇”这种叙事方式便是“新闻八股”的一种。
按照我国党报刊系统媒体安排新闻采访的一般规律,采访行程都是事先已经联系和安排好的,采访对象也都知道某某媒体要来采访,采访什么,早已做好了准备。明明是在计划中的事,又不是突然造访,偏偏要说成是巧遇,这不仅是作假,而且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滑稽!新闻采写者或许想表现现场感和事情的偶然性,但是结果适得其反,长此以往,连即使是真正的巧遇也往往会被观众认为是有意安排的,不会是真的巧遇。
好的新闻报道模式确实需要不断总结、传承,但是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发展,新闻才会充满永久的魅力,赢得受众的长久支持。(2011年8月30日晚23:58:52定题,111110晚完成)
经常看新闻的朋友会发现,新闻报道中经常有这样的叙事方式:某月某日,记者在某地采访,巧遇某某某在做某事。果真是巧遇吗?有这么多的巧遇吗?
众所周知,在我国长期实行的新闻事业体制下,新闻事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成果,但是“新闻八股”等现象出现也制约了新闻的可读性和新闻事业的创新,即便是央视这样的国家级媒体,其新闻报道形成的固定模式也一度成为人们用来调侃的素材,像上面说到“巧遇”这种叙事方式便是“新闻八股”的一种。
按照我国党报刊系统媒体安排新闻采访的一般规律,采访行程都是事先已经联系和安排好的,采访对象也都知道某某媒体要来采访,采访什么,早已做好了准备。明明是在计划中的事,又不是突然造访,偏偏要说成是巧遇,这不仅是作假,而且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滑稽!新闻采写者或许想表现现场感和事情的偶然性,但是结果适得其反,长此以往,连即使是真正的巧遇也往往会被观众认为是有意安排的,不会是真的巧遇。
好的新闻报道模式确实需要不断总结、传承,但是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发展,新闻才会充满永久的魅力,赢得受众的长久支持。(2011年8月30日晚23:58:52定题,111110晚完成)
Nov
9
走基层的报道要多些、多些、再多些
央视走基层的系列报道活动已经进行较长时间了,每当看到那些来自基层的鲜活的人和事,心中便充满了感动。
报道必须贴近百姓,反映生活。一段时间来,充斥于电视、各大报纸版面和网络的是有关领导和重要公众人物的新闻及娱乐新闻,虽然从新闻的角度讲,并不违背新闻的特点,但是如果记者的眼光和镜头一味地只对准上头,而忽视了底层平凡人物则在新闻的贴近性上打了折扣,如果长此以往,将让新闻失去民众受众基础。随着受众素质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缺少底层影像和声音的报道也会更加反感。这也是我国一些媒体报道老百姓不想看的重要原因。
这样的报道好,好就好在在歌舞升平之中,让我们看到各地基层还有部分老百姓生活于艰苦的环境,教育条件恶劣,离实现小康水平还有些时日,需要全国人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也更勉励我们的官员更加节俭廉洁,勤政爱政,带领他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好就好在在面对社会问题和矛盾人们流露焦虑、不满情绪时,能够让大家看到社会的底层还有那么多像拿玉米做工资的老师一样平凡的人物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他们不重名利,忍受清贫,勇于奉献,正是他们稳固了社会的基础,展示着社会发展的希望,他们是国家的根基,是民族的脊梁。
值此记者节到来之际,笔者再次为走基层的报道叫好,希望这样的报道多些、多些、再多些,并长期基持下去! (111108晨动笔,至111109清晨完成)
央视走基层的系列报道活动已经进行较长时间了,每当看到那些来自基层的鲜活的人和事,心中便充满了感动。
报道必须贴近百姓,反映生活。一段时间来,充斥于电视、各大报纸版面和网络的是有关领导和重要公众人物的新闻及娱乐新闻,虽然从新闻的角度讲,并不违背新闻的特点,但是如果记者的眼光和镜头一味地只对准上头,而忽视了底层平凡人物则在新闻的贴近性上打了折扣,如果长此以往,将让新闻失去民众受众基础。随着受众素质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缺少底层影像和声音的报道也会更加反感。这也是我国一些媒体报道老百姓不想看的重要原因。
这样的报道好,好就好在在歌舞升平之中,让我们看到各地基层还有部分老百姓生活于艰苦的环境,教育条件恶劣,离实现小康水平还有些时日,需要全国人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也更勉励我们的官员更加节俭廉洁,勤政爱政,带领他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好就好在在面对社会问题和矛盾人们流露焦虑、不满情绪时,能够让大家看到社会的底层还有那么多像拿玉米做工资的老师一样平凡的人物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他们不重名利,忍受清贫,勇于奉献,正是他们稳固了社会的基础,展示着社会发展的希望,他们是国家的根基,是民族的脊梁。
值此记者节到来之际,笔者再次为走基层的报道叫好,希望这样的报道多些、多些、再多些,并长期基持下去! (111108晨动笔,至111109清晨完成)
Oct
1
“纳沙”席卷琼州 椰城街道景观树何去何从引争议
这次近六年来最大的一次台风“纳沙”给海南带来的创伤是严重的,台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虽然随着抗风经验和能力的增强,人员伤亡的数目减少了,但是带来的损失无法避免。其中,对椰城来说,最引人注目的是街道的两边的景观树受损厉害,这些树枝繁叶茂,比起传统的椰树来,减少了虫害,增加了阴凉,但是同时也给台风施威增加了机会,前些年,为部分街道置换椰树曾经引发市民强烈的关注,如今台风的影响再次激起人们对街道景观树的思考。到底什么树抗风能力强,适合海口这样的多台风城市?是椰树还是印度紫檀?是否还有其他更加适合的树?这些已成为坊间谈讨论的话题,景观树如何避免台风之后的过于狼藉也应成为市政部门考虑的当务之急。
图为“纳沙”过后,狼藉的海口各街道。
这次近六年来最大的一次台风“纳沙”给海南带来的创伤是严重的,台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虽然随着抗风经验和能力的增强,人员伤亡的数目减少了,但是带来的损失无法避免。其中,对椰城来说,最引人注目的是街道的两边的景观树受损厉害,这些树枝繁叶茂,比起传统的椰树来,减少了虫害,增加了阴凉,但是同时也给台风施威增加了机会,前些年,为部分街道置换椰树曾经引发市民强烈的关注,如今台风的影响再次激起人们对街道景观树的思考。到底什么树抗风能力强,适合海口这样的多台风城市?是椰树还是印度紫檀?是否还有其他更加适合的树?这些已成为坊间谈讨论的话题,景观树如何避免台风之后的过于狼藉也应成为市政部门考虑的当务之急。
图为“纳沙”过后,狼藉的海口各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