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17
记者观察:奥运后是进一步改善民生的最好时期

在经历了圣火传递的激情、地震灾害的悲壮、奥运会的扬眉吐气、残奥会的再次感动之后,相信再没有更多比今年更能震憾中国和世界人民心灵的年头了。在2008这个年头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接二连三上演了中国历史少有的悲喜剧,蛰伏已久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爱国情被激发和燃烧,让整个世界为之目瞪口呆。中国开始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开始了崭新的征程。

世界在为中国喝彩,在金发碧眼们的惊讶声中,我们在享受民族振兴的自豪,在分享胜利的喜悦,然而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决不是一个复兴中国的完全写照,它仅仅是个号角,它只是一个原本为世界大国、强国应有的表现和风范而已,它离我们曾经长期处在世界民族先进之列的大国强国地位还相差较远,我们的的复兴之梦才刚刚开始。
Sep 7
公交车话题二:33路公交车改线事件的思考


33路公交车改大巴后经历了准备将原来线路拉直到因原线路乘客极力反对未对原路线未作大的改变而是在保持原线路的基础上将线路拉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民们经历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和交通部门之间的舌战和事情的最终处理结果耐人寻味。

勿庸置疑,首先应该值得肯定的是交通部分对调整公交线路的公示这一行政行为。这也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民主程度提高的体现。从去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试行到今年正式生效,政府信息公开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公务人员和百姓的信息公开意识明显增强。
Sep 5
公交车话题:亲身体验为什么网友会对33路公交车改线反应强烈?

近段时间网上对公交车的关注比较多,在众多的话题中有一个网民反应较为强烈,那就是关于33路车改大巴后连续的修改问题。交通部门的初衷是在33路车原线路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把龙昆南到金盘,南海大道到秀英这两段路拉直,再新增秀英到药谷一段线路,即从龙昆南直接进入南海大道,直行到秀英再到药谷。

方案出来后,有人方向欢喜有人愁。高兴的是终于有公交车覆盖南海大道了,解决了从丘海大道路口到秀英路口的盲区,发愁的是原来金盘一带和秀英一带的乘客,他们的乘车习惯被打破了,不如原来方便。因而对此反应最激烈的就是这部分原来线路的老客源,他们在网上发表意见,对交通部门提出了强烈的质疑。最后33路公交车除新增线路外,老线路保持不变。
Aug 30
喜见大特区讲坛“禁拖鞋”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因为奥运,一个月没有上大特区讲坛了,奥运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终于有空重返久违的讲坛,有如老友重逢,喜上眉梢。而在讲坛门口,惊闻保安兄弟用对讲机在传达禁止穿拖鞋者入内的通知,更令人对讲坛和省图的发展刮目相看!

从去年开讲以来,大特区讲坛以其在省会城市里不多见的规模吸引了市民们的眼光。讲坛开办之初,是有某些不完善的方面,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个过程,何况在并无多少经验的海口举办这么一个全国并不多见的大规模高规格的讲坛,想一蹴而就,很快走上非常理想的道路,本来就会让人觉得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笔者作为海口市民的一员,乐见大特区讲坛的成熟壮大,对存在的不完善不完美的现象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前后写了几篇文章对讲坛的环境氛围和个别听讲者从自身行为举止表现出来的对讲坛、讲者的尊重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观察,也对受邀前来讲授的专家学者的遴选表示了自己的关注,言词有时比较激励,尽管表述尽可能中肯,但是仍有部分朋友宁愿被愤怒蒙蔽了双眼,对文章的一些观点进行反驳乃至对作者本人进行人身攻击,虽然也曾感到不快,但是从市民爱土爱省之情来看,倒也可以理解。
Aug 24
16天的奥运会不知不觉就结束了,没看够,也没感动够,总不能就让它溜走了吧,得留点什么文字作个纪念呢?
这段时间因为运动会的缘故,基本上没有了周末,每天的忙的不行,日志都没空写,也没心思写。其实心中有很多的感慨,最多是感动,对运动会中涌现的绝美表演的感动,对他们顽强拼搏精神的感动,对超越国界的文化的相互感染的感动。
分页: 27/47 第一页 上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